




1)钢构件加固连接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结构加固的原因、受力状态及施工条件,并考虑结构原有的连接方法确定。一般可与原有结构的连接方法一致。即当原有结构是铆钉连接时,可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加固;原有结构为焊接时,应选用焊接连接而不宜采用螺栓等其他连接方式。但是,这些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较多缺陷:焊接加固缺陷:焊接是一个局部的迅速加热和冷却过程,焊接区由于受到四周工件本体的拘束而不能自由膨胀和收缩,冷却后在焊件中便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
2)在同一受力部位连接的加固中,不宜采用刚度相差较大的,如焊缝与铆钉或普通螺栓共同受力的混合连接方法。钢结构常用连接方法中,其连接的刚度即破1坏时抵抗变形能力的大小依次为焊接、摩擦型高强度螺栓、铆接、普通螺栓。一般应采用刚度较大的连接加固比其刚度小的连接,但在受力较简单明确的接头中,可经研究采用焊缝和高强度螺栓共同受力的混合连接。在地1震作用下,钢结构属于理想的弹塑性结构,有良好的适应强震变形能力。
3)加固连接所用材料应与原有连接材料的性质相匹配,其技术指标和强度设计值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国标 50017—2003)中第3.3.8条、第3.4.1条、第3.4.2条的规定。加固连接材料如金属焊条等,应与原结构及其连接材料相容、协调、一致,并使彼此能很好结合,强度、韧性、塑性良好。钢结构工程的加固需要根据实际除出发,很多时候不同的部位对于加固的质量要求不同,所以钢结构工程应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进行不同部位的加固。
进行钢结构加固设计及确定方案之前,首先应了解以下资料:原有结构的竣工图,包括设计及现场变更,验收记录,原有钢材材质报告或现场材质检验报告,原有结构构件制作安装验收记录,结构设计计算书,实际荷载和加固后要求达到的使用要求。钢结构厂房具有自重轻、跨度大、屈服点和抗拉伸程度高,抗震性能好等特点,在建筑中被广泛应用。
由于各地方标准不同,通常,被加固的钢结构需要进行可靠性鉴定。在钢结构加固的时候,有的建筑物的钢结构跨度大,施工的难度也大,对于这类建筑的安全很重要。既有结构的可靠性评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安全性评定,适用性评定,耐久性评定,抗灾害能力评定。就加固设计而言,需要与现场使用情况及实际施工方法紧密结合,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新增截面或构件与原结构连接可靠,能够协调整体工作,避免对未加固的部位造成不利影响。

常见的钢结构需要加固补强的原因有:
1.由于设计或施工中造成钢结构缺陷,如焊缝长度不足,杆件切口过长,使截面削弱过多等等。
2.结构经长期使用,出现不同程度的锈蚀、磨损以及操作不正常等,造成结构缺陷,使结构构件截面严重削弱。
3.工艺生产条件变化,使结构上荷载增加,原有结构不能适应。
4.使用的钢材质量不符合要求。
5.意外、自然灾害对结构损伤严重。
6.由于地基基础下沉,引起结构的变形和损伤。

钢结构加固可以是整体结构加固,也可以是制定的区段加固。
钢结构加固的时候主要的施工方法有:从原结构上拆下加固或者更新部件进行加固。加固的时候要根据用户的要求以及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在保证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由公司的设计人员和施工单位商量决定。
在施工的时候,如果需要拆下或者卸荷钢架构的时候,必须要使用合理的措施,明确传力,确保安全才能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