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的发展背景
数控技术起源于航空工业的需要,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一家直升机公司提出了。
数控机床的初始设想,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三坐标数控铣床。50年代中期这种数控铣床已用于加工飞机零件。60年代,数控系统和程序编制工作日益成熟和完善,数控机床已被用于各个工业部门,但航空航天工业始终是数控机床的用户。所以在审查与分析图纸时,一定要仔细,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一些大的航空工厂配有数百台数控机床,其中以切削机床为主。数控加工的零件有飞机和火箭的整体壁板、大梁、蒙皮、隔框、螺旋桨以及航空发动机的机匣、轴、盘、叶片的模具型腔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特型腔面等。数控机床发展的初期是以连续轨迹的数控机床为主,连续轨迹控制。

数控加工刀具的几何角度特性
数控刀具的前角的影响
1)正前角大,切削刃锋利;
2)前角每增加1度,切削功率则减少1%;
3)正前角过大,刀刃强度下降;负前角过大,切削力则增加。
数控刀具的大负前角用于
1)切削硬材料;
2)需切削刃强度大,以适应断续切削,以及切削含黑皮表面层的加工条件。
大正前角用于
1)切削软质材料;
2)易切削材料;
3)被加工材料及机床刚性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