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代铜器均采用合范方法铸造,范的多少则视器形而定。商代早期的铜爵是由2块腹范、1块□范、1块底范和1块芯座合范浇铸的,而商代晚期的铜爵则需用16块外范。商代中期除能够铸造大型器物外,已能用分铸的方法,将一些器物的附件预先铸好,再和主件铸接在一起,例如卣的提梁就是另行铸造的。
商代晚期铸造技术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如司母戊方鼎的鼎身和四足是整体铸造的,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后再在其上安模、翻范、浇铸而成,根
据其体积和重量估计,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公斤以上,冶铸时必须有较大的熔铜炉,且有可能采用经地槽流注的方法进行浇铸。























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商代后期王室青铜祭器,一说为商王文丁为其母而作;另一说为商王且庚、且甲为其母而作。此鼎型制雄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重的古代青铜器,有“青铜之冠”之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