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头的工作原理
在工作过程中,磁头与磁带处于相对移动状态。在录音机等音频设备中,磁头静止而磁带移动。在录像机等视频设备中,磁头安装在高速旋转的磁鼓上,以提高磁头与磁带的相对移动速度,满足高频信号记录的要求。
当有信号电压加在磁头线圈上时,在工作缝隙处便产生相应的磁场,由沿工作缝隙移动的磁带记录下来。反之,当磁带上的磁场作用于磁头的工作缝隙时,在线圈上则感应出相应的信号电压。
如前所述,盘片上的磁介质由于要长期存储信息,所以采用的是硬磁材料;而磁头由于要不断地改变磁场方向,因而采用软磁材料。但读取过程则不同,随着存储密度的提高,磁记录位越来越小,感应磁头的体积也必须同时缩小,这样才能确保不会读取到相邻的磁记录位的信息。但是,靠切割磁力线所产生的电流是十分微弱的,磁头越小,读取到的信号也就越微弱,而且越容易受到干扰。在经历了几次改进之后,才于1991年前后使数据的读取工作由磁阻磁头接替了。
磁阻磁头基于“磁阻效应”。磁阻效应是指当磁性材料处于一个外部磁场时,如果磁场的方向和磁性材料中电流的方向不同,那么该磁性材料的电阻会随着施加于它的磁场的强度而变化,尽管这种变化十分微弱。硬盘中的磁阻磁头的作用原理就是基于磁性(铁磁)材料的磁阻效应。
磁阻磁头采用多层膜结构(如图7-6所示),从外向内有:上、下绝缘膜,上、下屏蔽膜,上、下隙缝膜。再往内部就是其核心部分:磁阻效应膜、偏磁膜、噪声***膜和两层隔离膜。隔离膜的作用是对磁阻效应膜、偏磁膜和噪声***膜进行磁隔离,但很难进行电隔离,因而磁阻效应膜、偏磁膜和噪声***膜就组成了一个并联回路,电流通过偏磁膜上的两个电极流入该并联回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