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嫁接技术之绿枝嫁接
一、葡萄苗嫁接的时期
绿枝嫁接适宜在温度为15-20℃的情况下进行,和成龄葡萄的物候期相比,露地嫁接适合在葡萄开花期前半月至花期进行,这段时间为新梢生长的次高峰期,也是新梢生长活跃的时候。北方的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嫁接时期,个别地区可迟至7月上旬。
二、接穗准备
绿枝接穗所选的枝段为一节,利用节上的夏芽或冬芽都可以。利用夏芽抽生副梢快,若夏芽已萌发3-4叶,也可利用冬芽。容易发芽的种子可采用浸种法,如一串红种子在室温40℃的温水中浸泡一昼夜,冲洗干净后即可播种。冬芽抽生时间稍晚一些,但抽生的冬芽梢较粗壮。将绿枝新梢在每节上方2-2.5厘米处断开,放在凉水盆中备用。浸泡半天时间就应及时换水,接穗要随剪随用。
三、砧木准备
嫁接苗木的接口高度标准至少为25厘米,这就要求嫁接期的砧苗高度能达到30-40厘米时才可以进行嫁接。
四、工具准备
由于砧木和接穗为半木质化状态,在进行绿枝嫁接时借助于锋利的刮脸刀。大井上康于1937年用大粒康拜尔早生为母本,森田尼为父本杂交培育,为四倍体品种,中国1959年引进。在嫁接过程中一般接大约100株就要换一次刀,如果刀刃不锋利,削面就会不平滑,从而影响嫁接成活率。嫁接前要准备大量的接嫁条,选用具有弹性的塑料薄膜,剪成宽为0.5-1厘米,长为20-30厘米的长条备用。
寿光市鲁粒大棚葡萄苗木繁育基地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咨询!

瘤蚜病发生规律
葡萄根瘤蚜的生活史周期因寄主和发的不同有两种类型,在北美原产地有完整的生活史周期,即孤雌生殖交替进行,以卵在枝蔓上越冬,春季孵化为干母后只能为害美洲种和美洲系葡萄品种的叶,成为叶瘿型蚜,共繁殖7~8代,并陆续转入地下变为根瘤型蚜,在根部繁殖5~8代,以上均为无翅、孤雌卵生繁殖,至秋季才出现有翅产性雌蚜,在枝干和叶背孤雌产大(雌)、小(雄)两种卵,分别孵出雌、雄性蚜,不取食即交配,繁雌仅产1粒卵在枝条上越冬。5~1:200倍的波尔多液每隔12天左右喷施一次,即可有效地控制葡萄黑豆病、黑霉病和腐烂病的发生。
该蚜在传入欧、亚等地区后,其种型逐渐发生了变异,在以栽培欧洲系葡萄为主的广大地区,主要以根瘤型蚜为主,不发生或很少发生叶瘿型,秋季只有少量有翅蚜飞出土面,虽然在美洲种、美洲系品种、欧美杂交中和以美洲种作砧木的欧洲葡萄上也可发生叶瘿型蚜,但众未在枝干上发现过的卵。现在报导的葡萄类病毒有5种,分别是柑桔裂皮类病毒、葡萄黄斑类病毒1、葡萄黄斑类病毒2、啤酒花矮化类病毒和澳大利亚葡萄类病毒。

病虫害的防治。冬剪时要彻底清理田园,消灭各种病原菌。
在春季巨峰葡萄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毛毡病;花后一周喷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防治黑痘病;自6月上旬开始每10-15天喷600-800倍50%的退菌特3-4次,并间喷400倍乙磷铝防治霜霉病,喷1000-1500倍40%的乳油剂防治浮尘子等害虫。如在枝条上发现有葡萄透翅蛾危害时,可向蛀孔内灌注50%的打虫药,然后用粘土将虫孔封闭。平均果重8克,经处理可达12克,果粒呈卵圆形,穗重600-1500克,果肉硬而脆甜,7月中旬成熟,极耐贮运,果粒深紫到黑色,含糖量17%,果粉厚,果肉硬,可刀可切片,耐贮运。为了防止葡萄上市后沾污药,在采摘前半月左右,应停止喷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