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热效应存在的证明
Olsen早在1865年就发现,面包上发育的霉菌孢子,经微波照射升温到65℃,孢子全部杀。但通常在65℃下加热2min却达不到同样的效果,为生物效应的存在提供了有力论据。
王盛良等实验中,月饼经微波照射30s,温度仅升高至54.4℃,达不到霉菌的热致死点,但霉菌杀菌率已达70%左右,说明非热效应的存在。
吴晖、高孔荣用微波处理枯草芽孢杆悬浮液并与巴氏杀菌对照,微波法D100=0.65,巴氏杀菌法D100=5.5。在相同菌、浓度和温度情况下,D值差异如此大的原因也证明了非热效应的存在。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微波杀菌的缺点
①加热的不均匀性
食品物料通常含有多种成分,微波的选择性加热会使食品不同部位的温度上升产生差异,导致加热的不均匀性。
②热能差异
微波加热时,其穿透、吸收、反射、折射会相互影响,会使被加热物体的不同部分产生较大的热能差异。
③棱角效应
微波作为电波的一种,其电场也有尖角集中性即棱角效应(edge effect,也称为边角效应),会使边角处升温过快。微波电场的棱角效应也是导致加热不均的主要原因之一。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微波的特点
1、波长短
微波是一种波长范围在1mm-1m 的电磁波。可细分为米波、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它的波长和频率如下表所示:
微波具有似光性,由上表可知,波长很短,具有直线传播的性质。根据似光性,制作出的天线系统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可以接收不同的波段。这样,几十空间或地面发出的微弱回声也不担心接收不到,因此可以通过微波来确定该物体的方向和距离。因此微波技术在雷达、导航和通信,广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橡胶工业:橡胶工业微波加热设备对轮胎作一次加热,升温到硫化温度后用热风保温,可硫化3-4 吨重量的轮胎;喇叭天线作为辐射加热器,利用程序控制对大型轮胎进行旋转扫描,其优点是加热均匀、硫化时间缩短三分之一。
杀虫灭菌:用微波可在较低温度下灭菌杀虫。可处理食品、***、木材等,升温速度快不受物料厚度、形状影响。
***卫生技术:微波生物效应分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其热效应在***方面可进行微波***、配合放疗和化进行透热治***;另外还可以利用微波加热血浆、解冻冷藏器;还可设计微波***刀,开刀止血快、出血量少。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