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柱子钢筋绑扎
做法标准:
1、通过柱子***框控制柱子主筋位置;
2、直尺控制箍筋位置和间距;
3、采用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
4、竖向钢筋弯勾朝向柱子内侧;
5、箍筋弯勾叠合处交错布置在四角竖向钢筋上;
6、框架梁、牛腿及柱冒等钢筋,放在柱纵向钢筋内侧。
质量标准:
1、钢筋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2、受力钢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之内,排距允许偏差±5mm之内;
3、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5mm之内;
4、绑扎丝扣无漏绑,扎丝弯头朝里。
5、角部竖向钢筋弯勾与模板成45度角,中间钢筋弯勾与模板成90度角。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钢筋工程
表现形式:楼板小直径钢筋间距、位置难以保证;负弯矩钢筋位置位移;梁、柱角部主筋保护层厚度偏小;模板拆除后箍筋外漏。
楼板钢筋防治措施:
设计阶段,在满足结构安全和造价经济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小直径三级钢筋。因为三级钢筋强度大于一级钢筋,在施工中不易cai踏。施工阶段,浇筑砼时应采取措施,在模板上垫上马凳,铺上架木板,施工人员在板上操作,不要直接cai踏钢筋。楼板负弯矩钢筋
负弯矩钢筋防治措施
施工阶段:钢筋绑扎时,应在负弯矩钢筋下面增设足够强度的马凳支撑,在混凝土浇筑完毕,抹面时用专用工具随时将钢筋上提至准确位置,混凝土终凝前,严禁上人cai踏;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砼施工缝不符合规定
表现形式:施工缝留设位置不正确,未按规范规定留在剪力***小部位;施工缝处接槎处理不当,时下常用的钢丝网对新浇混凝土有一定的隔离作用,削弱了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力。
治理措施:一般规定,混凝土的施工缝应留在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中的三分之一范围内。
板式楼梯的施工缝应留在梯段板的1/3处,通常留置在上三步或下三步的范围。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