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测点布置
(l)检测在洁净工作区内进行。当生产工艺无特殊要求时,取样高度宜为离地面1米
(2)层流洁净室测点总数不小于20点,测点间距为0.5~2.0米,粒径大于或等于0.5微米的尘粒数允许有一个点超过。水平层流洁净室测点仅布置在第1洁净工作区内。
(3)乱流洁净室可按洁净面积小于或等于50平方米布置5个测点(附图2)。每增加20-50平方米,增加3--5个测点。
4、数据整理
(1)每个测点的数据整理应在测试仪器稳定运行的条件下连续三次采样,取其平均值,即为该点的实测数值。
(2)对于大于或等于0.5微米的尘粒数确定:层流洁净室取各测定点***1大值,乱流洁净室取各测点的平均值。
(四)正压值测定应采用精度可达0.01毫米水柱的微压计。
三、动态测试。在洁净工作区操作位置选择有代表性测点的气流上风向进行,测试方法同空态、静态测试。
18有序的梯度压力(Ordered gradient pressure)
?【参考】 要防止室外非洁净空气对室内洁净、无菌状态的干扰,***1有效的方法是正压控制,即保持室内空气压力大于室外压力,室内空气只可能流向室外,而不可能产生倒流。如今已从单室控制发展整个区域控制,就需要建立区域内外及区域内不同洁净度级别的空间之间有序的梯度压力分布。
?洁净区域相对于周围区域应维持正压,和洁净内洁净级别不同的房间之间维持合理的气流流向和不同的压力分布,以避免室外对室内或低级别环境对高1级别的影响。
?正压的具体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在门窗关闭的情况下,防止洁净室外的污染由缝隙渗入洁净室内;②在门开启的瞬时,保证有足够的气流向外流动,减少门开启或人进入的瞬间带来的干扰气流,但不保证在门开启的状态下的正压;③保证洁净区域内合理、有序的气流的流向与流量。
?正压控制一般通过调节送风与回风、排风量之间的差值,并结合控制手段来实现。这个风量差称为正压渗透风量透过房间缝隙的阻力。正压风量是无***气流,到处渗透,因此正压渗透风量越多、房间缝隙越小,所建立的正压就越大,反之亦然。
综合性能评定
*9.1工程验收、重新开工运行、系统有重大变动时应有第三方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对洁净室(区)综合性能评定的检测报告,其他检测不在此限。 检测项目应不少于以下所列:
截面风速(单向流洁净室)、换气次数(非单向流洁净室)、静压差和洞口风速、送风和排风过滤器现场扫描检漏、洁净度级别、温度(有恒温要求的还有恒温精度)、相对湿度(有恒湿要求的还有恒湿精度)、噪声、照度、新风量、沉降菌或浮游菌的菌落数。 ?【检查方法】查阅检验报告。
?【结果处理】检验报告***少应具有***计量认证的两个标徽CMA和CAL。再具有实验室认可认证的标徽CNAS则可以国际互认。检测项目不全者必须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