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醋历史文化
我国是世界上谷物酿醋早的***,早在公元前8世纪就已有了醋的文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专门酿醋的作坊。到汉代时,醋开始普遍生产。南北朝时,食醋的产量和销量都已很大,其时的名著《齐民要术》曾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从上古到北魏时期的制醋经验和成就,书**收载了22种制醋方法,这也是我国现存史料中,对粮食酿造醋的早记载。香醋:“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微甜是香醋的主要特点。
公元前1058年周公所著《周礼》一书,就有“醯人掌五齐、七菹”的记载,醯人就是周王室掌管五齐、七菹的官员,所谓“五齐”是指中国古代酿酒过程五个阶段的发酵现象,醯人必须熟悉制酒技术才能酿造出醋来。醯人的官制规模在当时仅次于酒和浆,这说明醋及醋的相关制品在帝王日常饮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由于山西人好吃醋,所以人们也称山西人为“老醯”。等大麦水气也干得差不多,锅底的大麦微微闷黄,散发出一阵炒麦的香味的时候,就该熄火了。
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专门的酿醋作坊,《论语》中就有醋的记载。
至汉代醋已开始普遍生产。东汉时期的著作《四民月会》中记载有醋的酿造时间:“四月四日可做酢,五月五日也可作酢”。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醯解释为酸,也称酢。
南北朝时酿醋工艺更趋,使食醋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醋被视为贵重的奢侈品,官员、名士之间宴请,把有无醋作调料视为筵席档次高低的一种标准。北魏农学要著《齐民要术》对醋的酿制方法进行了详细记载,有专门的“作酢法”一篇。
到了唐代,醋开始普遍使用,出现了以醋作为主要调味的名菜,如葱醋鸡、醋芹等。宋陈鼓年《广韵》说:“酢浆也,醋也”,“醋”字被广泛使用,成为人们饮食生活中必备之物。南宋开始,都城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市)以醋为主要调味的菜肴大为增多,今杭州名菜“西湖醋鱼”,相传也是宋代名菜。宋吴自牧《梦梁录》中记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醋已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3、熬制出来的老醋汁要现拌现吃,花生每次倒是可以多炸点,将它存放在塑料袋中,并扎紧袋子的封口,保存上3-5天,吃起来还照样的非常酥脆。
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拨打图片上的电话吧!!!
醋的应用
老醋花生--“天仙配” 在饭桌上有人点老醋花生这道凉菜时,总有人夸奖说,这菜好,这菜能降l。醋泡花生米如果坚持食用,对健康有益。花生含脂肪40%-50%,是大豆的两倍,比油菜籽还高。含蛋白质30%左右,相当于小麦的两倍多,是大米的3倍。而且花生蛋白质的消化系数在90%左右。7%,单瓜重增加12%,侧枝数增多40%,回头瓜增加42%,霜霉病减轻,增产13%~17%,折合亩增产500~800公斤,由于温室和塑料大棚的黄瓜采收早,价格高,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此外,花生中还含有核黄素、钙、磷、卵磷脂、胆l碱、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因此在***典籍中花生被称为“长生果”。
助降l——陈醋泡花生
***认为,花生具有“悦脾和胃、润l肺化痰、滋养补l气、清l咽止痒”等作用,陈醋具有“开胃、养l肝、强筋、暖骨、醒酒、消食、下气辟l邪、解鱼蟹毒”等作用。
而醋泡花生具有清热、活l血等***,对保护血管壁、阻止形成有较好的作用。
具体方法:将花生米(连红衣)泡在陈醋中1周后,每天吃5~10颗即可。
治l虚——醋泡生姜
l虚,阳气不足,身体没有足够的温度温煦四肢,人自然也就畏寒怕冷、手脚冰凉了。补阳气方法很简单,就是每天早上吃三片醋泡生姜。
国医大师路志正每天进餐的时候吃两三片醋泡姜,坚持了40年。
姜中含有姜辣素,有健胃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助于消化,且姜性辛微温,辛能散,温能祛l寒。醋本身有活l血的作用,还能够祛除姜本身的辣味。
具体方法:半斤姜切成片,放在瓶中,然后用米醋没过生姜,泡上三天就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