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流充电桩基本构成包括:
功率单元、控制单元、计量单元、充电接口、供电接口及人机交互界面等。功率单元是指直流充电模块,控制单元是指充电桩控制器。充电桩对充电过程中的非正常状态应具备相应的报警和保护功能;充电桩对电池的状态要监控,根据电池的温度,电压对充电曲线,充电电流,充电压自动调整;充电桩防护等级符合《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P54要求。分体式充电桩则将控制单元、计费单元、充电接口、人机交互界面等部分单独做到一起,这部分除了充电枪之外都是弱电部分电路,将功率单元主要包括充电模块,强电的配电电路部分等集中在一起,对于超大功率的充电桩,采取这种方式的比较多。
直流充电桩本身作为一种系统集成产品,除了 “直流充电模块”和“充电桩控制器”这两个组件构成了技术核心之外,结构设计也是整桩可靠性设计的关键点之一。 “充电桩控制器”属于嵌入式硬件和软件技术范畴,“直流充电模块”则代表了电力电子技术在AC/DC领域的高成就。一机多控,即一台充电桩可以同时给10台(以上)充电,并可以控制充电插座通断电时间;设有保护电路,具有超载、空载断电和短路、漏电保护; 电池充满自停功能,保护电池,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大多数直流充电桩是落地式的,不管是一体式还是分体式都是落地的,甚至在前述的行业标准中,对“非车载充电机”的定义就是“固定安装在地面”。充电桩一般结合停车场(库)的停车位建设。安装在户外的充电桩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安装在户内的充电桩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32。一机多控,即一台充电桩可以同时给10台(以上)充电,并可以控制充电插座通断电时间;设有保护电路,具有超载、空载断电和短路、漏电保护; 电池充满自停功能,保护电池,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现在主流的充电桩功率大小有30KW、60KW、120KW、150KW、180KW等。出租车、物流车、乘运车一般使用30KW、60KW的,公交大巴则使用120KW甚至更大功率的。充电桩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前者俗称“慢充”,后者俗称“快充”。直流充电桩内置大功率直流充电模块,充电桩本身将电网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电流可以高达100A以上,所以被称为“快充”。充电桩对充电过程中的非正常状态应具备相应的报警和保护功能;充电桩对电池的状态要监控,根据电池的温度,电压对充电曲线,充电电流,充电压自动调整; 充电桩防护等级符合《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P54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