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冷剂的发展
初的空调、电冰箱使用氨、氯甲1烷之类的***气体。这类气体泄漏后会酿成重大事故。外观演变第1一代格栅式面板家用空调器1988年,第1一台国产分体壁挂机KF-19G1A在华宝空调器厂诞生,当时华宝还给它取了个很有诗意的名字——雪莲。托马斯·米基利在1928年发明了氯氟碳气体(chlorofluorocarbon gas), 并将其命名为氟利昂。 这种制冷剂对人类安全得多,但是对大气臭氧层***。 氟利昂是杜邦公司CFC、HCFC或HFC类冷冻剂的商标,其中每一类冷冻剂名称还包括一个数字,以表示其成分的分子组成(例如R-11, R-12, R-22, R-134)。其中,在直接蒸发式适度冷却产品领域应用广的R-22 HCFC制冷剂将于2010年起停止用于新生产的设备中,并于2020年彻底停止使用。R-11和R-12在美国已经停产。作为替代品,一些对臭氧层无害的制冷剂已投入使用, 包括商品名为“Puron”的制冷剂R-410A。R290新型的环保制冷剂也逐步走向市场,R290分子中只含有碳和氢,不含有氯和氟,***臭氧潜能值(ODP)为零。
能效比:2.99
能效比就是额定制冷量与额定功率的比值,越大越好。如果温度相差太大的话,在进出的时候经受气温骤变,很容易患感1冒等***。***规定的家用定速空调能效比3.2-3.6(制冷量CClt;=4500W),共分为三级,一级是1好的,也就是能效比在3.6以上的属于节能的一级空调产品(旧标准分五级,新标准定速空调分三级,变频空调分五级3.0-5.2,新标准从2010-6-1起执行,详见:GB12021.3-2010)。
额定制冷量:2700W
我们通常所说的1匹空调的额定制冷量约在2200W-2600W左右。
额定制热量:3000W(3600W)
额定的制热瓦数,括号里表示1大的制热瓦数。
额定功率:制冷903W
制热920W(1520W)
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耗电量,即千瓦/小时。制热功率括号里表示的是1大额定功率,也就是说一小时制热1大耗电量是1.5个字左右。
制冷量
市场上有关空调器制冷量的大小应以W(瓦)来表示,而市场上常用匹来描述空调器制冷量的大小。同时,为保证空调的长期高速运转及使用使命的延长,在暂停使用和开始使用空调的时候,还得注意对空调的恰当养护。这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匹的制冷量大约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瓦应乘以1.162,这样,1匹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而1.5匹的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5×1.162=3486W。
通常情况下,家庭普通房间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15-145W,客厅、饭厅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45-175W。
比如,某家庭客厅使用面积为15平方米,若按每平方米所需制冷量160W考虑,则所需空调制冷量为:160W×15=2400W。
这样,就可根据所需2400W的制冷量对应选购具有2500W制冷量的KF-25GW型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所谓能效比也称性能系数,就是一台空调器的制冷量与其耗电功率的比值。空调器在运行中,正常情况下振动轻微、噪声较小,一般在50DB以下。通常,空调器的能效比接近3或大于3为佳,就属于节能型空调器。比如,一台空调器的制冷量是2000W,额定耗电功率为640W,另一台空调器的制冷量为2500W,额定耗电功率为970W。则两台空调器的能效比值分别为:一台空调器的能效比:2000W/640W=3.125,第二台空调器的能效比:2500W/970W=2.58。这样,通过两台空调器能效比值的比较,可看出,一台空调器即为节能型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