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水处理中的澄清池和沉淀池有何区别?
沉淀池: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
沉淀池一般是在生化前或生化后泥水分离的构筑物,多为分离颗粒较细的污泥。在生化之前的称为 初沉池 ,沉淀的污泥无机成分较多,污泥含水率相对于二沉池污泥低些。位于生化之后的沉淀池一般称为 二沉池 ,多为有机污泥,污泥含水率较高。
澄清池:
水和废水的混凝处理工艺包括水和药剂的混合、反应及絮凝体与水的分离三个阶段。澄清池就是完成上述三个过程于一体的专门设备。
澄清池中起到截留分离杂质颗粒作用的介质是呈悬浮状的泥渣。在澄清池中,沉泥被提升起来并使之处于均匀分布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高浓度的稳定活性泥渣层,该层悬浮物浓度约在3~10g/L。原水在澄清池中由下向动,泥渣层由于重力作用可在上升水流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原水通过泥渣悬浮层时,利用接触絮凝原理,原水中的悬浮物便被泥渣悬浮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根据高密度沉淀池的进水流量调节机械搅拌电机转速来控制搅拌速度梯度,使混合效果达到***j。清水在澄清池上部被收集。
泥渣悬浮层上升流速与泥渣的体积、浓度有关,因此,正确选用上升流速,保持良好的泥渣悬浮层,是澄清池取得较好处理效果的基本条件。
目前,在废水的处理中常用的澄清池有:机械加速澄清池、水力循环澄清池、悬浮澄清池、脉冲澄清池。
传统的给水处理工艺包括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这四部分,一般我们在对比沉淀池与澄清池的时候,指的都是给水工艺的四部分,因为澄清池在给水工艺中更常见(也就是自来水厂和中水厂)。
其实广义上来讲澄清池也算沉淀池中的一种,但它又不同于沉淀池。因为沉淀池一般只包括颗粒物(团)在水中由于重力大于浮力而下沉,进而脱离来水的过程。
而澄清实际上就相当于“混凝” “沉淀”两个部分(其中还有过滤的成分在)。因为在澄清池中一般需要加入药剂,生成矾花(这是混凝的过程),然后通过机械或水力搅拌使矾花悬浮,起到一定过滤作用,之后会再将固液通过沉淀的原理分离,出水的就相对澄清了。污水处理企业在使用聚合***铁的时候一般会稀释2-5倍后,然后再进行投加处理。
而沉淀池作为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主要设施之一,在经历了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沉淀池之后,近年来, 新型的一种高密度沉淀池应用越来越广泛。
常规的混合反应沉淀池将絮凝式反应池与斜板式沉淀池组合在一起,原水进入隔板式絮凝池。通过在垂直水流方向设置翼片,使水l产生高频漩涡,为药剂和水中颗粒的充分接触提供了微水动力学条件,并产生密实的矾花,得到理想的絮凝效果。
与常规的混合反应沉淀池相比,高密度沉淀池增加了机械搅拌混合方式,从而增强了抗击水量变化的能力。根据高密度沉淀池的进水流量调节机械搅拌电机转速来控制搅拌速度梯度,使混合效果达到j。同时g效沉淀池增加了外部污泥回流系统,所以对水质的抗击能力特别强,进水水质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当浊度高达10000NTU时也能正常运行。(三)出水浊度:一般不大于10毫克/升,短时间内不大于50毫克/升。
与常规的混合反应沉淀池相比,高密度沉淀池增加了机械搅拌混合方式,从而增强了抗击水量变化的能力。根据高密度沉淀池的进水流量调节机械搅拌电机转速来控制搅拌速度梯度,使混合效果达到j。同时g效沉淀池增加了外部污泥回流系统,所以对水质的抗击能力特别强,进水水质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当浊度高达10000NTU时也能正常运行。在第y反应室中,由于搅拌器上叶片的搅动,使水和大量回流泥渣均匀混合,并被搅拌器上的涡轮提升到第二反应室4,并在这里进行了絮凝长大的过程。
改进机械搅拌加速澄清池对提高水处理能力的作用
改进机械搅拌加速澄清池对低浊度水的处理效果: 通过分析机械加速澄清池处理低浊度水出水水质较差的原因,对机械搅拌装置的搅拌桨板进行了改造,适当加长了桨板,拓宽了桨板外径。
经试验 改进后的机械搅拌加速澄清池处理低浊度水,其絮凝作用和水力条件明显改善,提高了沉降比。j运行参数叶轮开度为200~300 mm,叶轮转速为3.5~4.0 r.m.p,出水平均浊度为3.7NTU,与原有澄清池相比出水量提高了10.6%;平均出水浊度为8.3NTU时,出水量为1946m^3/h,比原池的平均出水量1504m^3/h提高了29.4%,达到澄清池设计处理能力的93.4%,改善了原澄清池出水量不足的问题,为解决大型机械加速澄清池出水水质差、出水量低的难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6、脱水机运行不稳定当机加池出现水质恶化时,往往采取加大排污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