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的汉服有哪些?
看了这么多古装剧,
总有些古装美得特别戳人心。
而其中的汉服,
以其清淡优雅的风格,
备受大家喜爱。
可是常见的汉服有哪些种,
你能分清吗?
齐胸襦裙
交领齐胸襦裙
汉晋以来裙子的裙腰多束于腰上,
而隋唐五代时期裙子的裙腰束得更高,
一些服装多称之为高腰襦裙,
根据现在人们对它的考证,
一般改称之为齐胸襦裙。
齐胸襦裙一般分为两种,
对襟齐胸襦裙、交领齐胸襦裙。
按衣袖则常分为窄袖、直袖和广袖。
窄袖对襟齐胸襦裙
古代有很多诗句来描绘齐胸襦裙的美好,
“荷叶罗裙一色裁”,
“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我们常说的拜倒在石榴裙下,
这石榴裙,
指的就是齐胸襦裙。
以此可见其人气之高。
齐腰襦裙
对襟齐腰襦裙
短上衣加长裙的组合。
与齐胸襦裙的差别在于,
裙腰更低,
与腰部齐平,
日常生活中更加常见。
按上襦区分,
可分为交领、对襟。
衣长且裙阔,
行走间飘逸静美,
风采翩翩。
曲裾
三绕曲裾
可以直观理解为一种续衽绕襟的服装。
“衽”是衣襟。
“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
曲裾深衣将后片衣襟绕过背后,
再绕至前襟,
然后腰部缚以大带,
用于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
因此我们会看到,
曲裾的裙摆绕了几道弧线。
关于汉服,这些你一定不了解!
《左传正义·定公十年》有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词,同时更是华夏礼仪的一部分。
汉服是从“皇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衣裳发展而来的,定型于周朝,传承于秦朝。汉代衣冠直接继承自秦朝,于汉朝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
上古时期
中国传统古籍一般认为,华夏衣裳距今约五千年多年的历史。《史记》认为“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黄帝之妻嫘祖养蚕制丝,以作衣裳。”约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用苎麻织成的麻布和饲蚕得到的丝纺来做衣服。

夏商西周时期
在未有考古实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汉服早的出现在殷商时期。殷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服饰制度逐渐完善,形成以“天子冕服”为中心的章服制度。这一时期的衣裳继承了上古时期的特征:交领、右衽、系带为基本的典型特征,上衣下裳是基本的式样。
秦汉时期
秦汉服装基本沿袭战国时期,仍然以深衣为主,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沿袭深衣形式,蝉衣内有中衣、深衣,男女均可穿着。男子主要穿一种宽衣大袖的袍服,女子是深衣礼服,还有穿襦裙和裤的。
汉服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穿汉服?
汉服的释义到底应该是什么?汉朝的衣服?古代穿的衣服?一些影视剧里的古风服装?一种普通的复古衣服款式?都不是,所谓汉服,简而言之,就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也是华夏民族数千年未改之衣冠。历朝历代,除了非华夏民族的著书,中华正统典籍中出现“汉服”的字眼,而是用“衣冠、冠服、冠裳、衣裳”等作为描述。如同***学本是华夏唯有的***,汉服,则是华夏唯有的衣服。它有着坚定的思想文化核心,规范的制度标准,严正的礼仪要求,更是完善细致的一整套体系。

汉服有标准吗?当然是有的。汉服,有着坚定的思想文化核心。这个核心是什么?很简单,合道。通俗来讲,也可以说天人合一。我们的祖先,不论创造任何事物,皆是法天象地,蕴含深刻哲理同时又***实用价值的。而在传统经典中,先贤们也在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任何东西,任何行为,只有合乎道法自然,合乎天地规律,才能真正地辅助人类长久的生存和生活。乐器是这样,***是这样,礼仪是这样。汉服,也是这样。款式、色泽、细节的处理,这些与时俱进集思广益,做些变化做些改动,都没有问题。但是,它所依存的核心,所承载的文化思想,是不能有所让步和改变的。在汉服发展历,以不改变中华思想文化核心为前提的改造设计,皆可以承认其身份。而一旦脱离了这个标准,我们就必须坚决地和排斥,将它从汉服的框架中剔除出去。
汉服,中国人的衣服
衣,向来为生活住行之首。日本人有和服,洋人有西装,而我们中国人,则有汉服。自古,汉服一直都是被老祖宗拿来视为“国之颜面”的东西。
在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服承载的不仅是一种生活美学,更是无数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延续。我深信,留住汉服,就是留住中国人的本。
《芈月传》中,美人芈月一生颠沛流离,而见证她境遇变迁的,除了那几个男人,还有她房间里的那几件“汉服”。
年少懵懂时,芈月一身碧绿色的青衣罗衫,薄衣轻纱,姿态曼妙,整个人犹如仙子下凡。
经历富贵生死后,芈月身着金色长衫,从浅到深的镀金,气派的流云飞袖,和精美的刺绣花纹,无不流露她那时的气定神闲。
而在光复秦国后,她终于穿上了玄黑与纁红相间的华服。玄,黑中扬赤,象征天的颜色;纁,黄里并赤,其意表征大地。
玄黑与纁红是汉服中隆重端庄的搭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