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化沥青
SBR胶乳B对乳化沥青指标及微表处性能影响(1)SBR胶乳B掺量对乳化沥青指标影响可知,随着胶乳B的添加量增大,针入度下降,延度和软化点升高,其中延度增加明显,当添加量为3.5%时延度超过100cm,极大改善了沥青的低温抗开裂性能。(2)SBR胶乳B掺量对微表处性能影响可知,随着胶乳B的用量增大,湿轮磨耗值、粘附砂量、宽度变形率都呈下降趋势;车辙率在不断提高,说明胶乳用量增大提高了微表处的抗水损性、抗变形能力。黏聚力随着胶乳用量增大先增大后变小,在4.0%时佳,可满足开放交通的要求。SBR胶乳C对乳化沥青指标及微表处性能影响(1)SBR胶乳C掺量对乳化沥青指标影响可知,随着胶乳C的添加量增大,针入度下降,软化点和延度升高,其中延度提高明显,在添加量为3%时延度值超过100cm;软化点升高幅度较小,当添加量为5%时软化点为57℃,刚好可以满足微表处用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软化点要求(≥57℃)。室内研究发现,在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加入适量活性填料(如水泥、石灰等),可显著改善其早期强度、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及疲劳性能。(2)SBR胶乳C掺量对微表处性能影响可知,随着胶乳C的添加量增大,湿轮磨耗值、粘附砂量、宽度变形率都呈下降趋势;车辙率逐渐提高,说明胶乳用量增大提高了微表处的抗水损性、抗变形能力。黏聚力随着胶乳用量增大先增大后变小,在3.5%时佳。

SBR胶乳对微表处性能提升明显,随着添加量的提高,试验测试的湿轮磨耗值、负荷轮碾压宽度变形率、车辙率、粘附砂量都有显著改善,对黏聚力改变没有明显规律,从结果反映用量在4.0%时效果好。黏聚力反映早期成型速度,主要和乳化剂类型及用量、添加剂类型及用量、油石比、用水量等有关,单从SBR胶乳用量难以判断。总体来讲,考虑成本、地域气候等因素,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选择胶乳B作为乳化沥青改性剂,掺量4.0%~4.5%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