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就是说,冲床,尤其是小型冲床的工作性质,超出了人的生理极限。这种在冲压过程中发生的伤害事故,约占冲压伤害事故的55~60%。
曾有人根据冲床的运行规律和人机工程学原理,计算得出,在正常管理的情况下,冲压过程中发生人身事故的几率,约为千万分之2.73,也就是说,假如每小时冲压500次,每天实际冲压6小时,每年工作250天,大约三年左右发生一次人身事故。
对比媒体上所报道的情况,现在多数厂家的事故率远远高于这个几率,说明这些单位的安全管理较差,而且冲压操作的负荷率较高;今年我公司精冲机销售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因速度快、效率高、设备精度高获得了用户的广泛好评,特别是采用伺服电机控制,使机器速度和***精度显著提高,客户纷纷要求加装伺服控制系统。而前面提到的那个军1工企业在20年前的事故率,远远低于上面计算得出的数据,则是除了当时管理严格之外,其冲床的实际冲压负荷率也远远低于我们上面所假定的数据。
2、据统计,有20~25%的人身事故发生在模具的安装、调整和机床检修***过程中,其中大多数发生在25~100吨的机床上,而且多为伤手断臂的事故,甚至有事故发生的。
发生这些事故的原因大概有三个
一是这些机床多为脚踏开关操作的刚性离合器双飞轮结构,又没有大型冲床上设有的电动寸动机构。调整滑块时,人工盘动飞轮较16吨以下的冲床费力得多,操作者往往违反安全规定,采用点动电机的方式使滑块下滑。由于双飞轮传动系统的惯性较大,(一旦全速转动起来,断电后,若是空转,还要转动数分钟才能停止,若是启动了滑块,也能连冲数十个冲程。)所以在飞轮看起来转得很慢时身体进入滑块下的***区,也会发生伤人事故。所以,在冲床生产中,加强安全防护,提高机械化程度,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
二是在安装模具过程中,所有现在已知的安全保护装置均不起作用,但此时***都必须进入滑块的***区才能顺利作业,且操作者的注意力一般均集中在模具上,一旦在飞轮未停时误碰触脚踏,便会出事。
三是从事这类工作的人员,大都是技术素质较高,又不直接从事冲压零件作业的模具调整工,机床维修工、质量检验员、模具制造试模工等人员,他们的工作对象,不象冲压工那样专一,往往是本单位的一批冲床,所以对每台机床的操作性能和要求,不可能象操作工那样熟练,再加上这些工作不象冲压零件那样具有规律性,一旦配合不当,便会出事。冲压事故的分布规律: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在冲床上出现的人身事故比一般机械行业高三倍。
①故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液压机设备出现故障时多种多样的,通常又是几个故障同时出现,例如系统的压力不稳定时,就常常伴有振动和噪声故障一起发生。
②故障的隐蔽性。液压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状态不能从外表直接观察,压力油又是在液压机管道内,这就使液压机的故障具有隐蔽性,不易观察和发现。
③很多原因都会引起同样的故障,例如液压泵、溢流阀、液压油的黏度以及液压机的***等都会引起液压机的压力打不到要求。
简易故障诊断法 简易故障诊断法是目前采用普遍的方法,它是靠维修人员凭个人的经验,利用简单仪表根据液压系统出现的故障,客观的采用问、看、听、摸、闻等方法了解系统工作情况,进行分析、诊断、确定产生故障的原因和部位,具体做法如下: 1)询问设备操作者,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其中包括:液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液压泵有无异常现象;液压油检测清洁度的时间及结果;滤芯清洗和更换情况;发生故障前是否对液压元件进行了调节;是否更换过密封元件;故障前后液压系统出现过哪些不正常现象;(2)换向阀经长时间使用后易出现阀芯密封圈磨损、阀杆和阀座损伤的现象,导致阀内气体泄漏,阀的动作缓慢或不能正常换向等故障。过去该系统出现过什么故障,是如何排除的等,需逐一进行了解。
2)看液压系统工作的实际状况,观察系统压力、速度、油液、泄漏、振动等是否存在问题。
3)听液压系统的声音,如:冲击声;泵的噪声及异常声;判断液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4)摸温升、振动、爬行及联接处的松紧程度判定运动部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