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笔墨
笔墨是中国画以文载道的表现手段,并不仅仅是绘画技巧。这一点好多人或不知,或不会用,会用了又没有文化的关怀。文化的缺失是笔墨无法得以理解、无法得以传承的“硬伤”。
什么是笔墨呢?清人刘熙载有云:“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书者,心画也。若不懂笔墨,何谈以文载道,中国画又有何内涵之说?
理解临摹
临摹是一种学习中国画的传统方法。它包括“临”和“摹”两部分。临指对照原作作画,摹指用透明纸勾摹(这种方法只可用于,不可常用),统称为临摹。这只是古传下来的一种学习方法,南齐谢赫“六法”中称作“传移摹写”。临摹的目的在于了解前人的创作规律、笔墨技巧,积累造型的笔墨功力。但是,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这种学习方法是有利有弊的,因为只靠临摹学到的东西是表面皮毛的,很难悟到真谛。
所以,在学习中要理解分析的去临摹,要明确临摹只是学习的步,不是终点。“临摹”,首先要明确目的,找出要解决的问题,并在每次临摹中抓住一个***。通过临摹了解原作的构图规律,用笔、用墨及设色的方法等绘画知识。通过临摹掌握笔墨关系、虚实、疏密的处理手法及黑、白、灰、点、线、面之间的组合规律。




国画临摩有技巧,
对临背临逐步行。
意临不要求酷似,
追求神似融画中。
读画多能吸收多,
克服弱点臻。
读画落到“想"字上,
多想多悟受益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