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轴承过热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1、轴承损坏。应更换。
2、滚动轴承润滑脂过少、过多或有铁屑等杂质。轴承润滑脂的容量不应超过总容积的70%,有杂质者应更换。
3、轴与轴承配合过紧或过松。过紧时应重新磨削,过松时应给转轴镶套。
4、轴承与端盖配合过紧或过松。过紧时加工轴承室,过松时在端盖内镶钢套。
5、电动机两端盖或轴承盖装配不良。将端盖或轴承盖止口装进、装平,拧紧螺钉。
6、皮带过紧或联轴器装配不良。调整皮带张力,校正联轴器。
7、滑动轴承润滑油太少、有杂质或油环卡住。应加油、换新油,修理或更换油环。

轴承表现出晚期故障特征到出现严重故障(一般为轴承损坏如抱轴、、沙架散裂、滚道、珠粒磨损等)时间大都不超过一周,设备容量越大,转速越快,其间隔时间越短。因此,在实际INA轴承故障诊断中,一旦发现晚期故障特征,应果断判断无油轴承存在故障,尽快安排检修。
轴承的制造通俗要经由锻造、热措置、车削、磨削和装配等多道加工工序。各加工工艺的合理性、***性、稳定性也会影响到轴承的寿命。
一般来讲,非标轴承在开始运转后会升温,经过一段时间,即以较低温度(通常比室温高10~40度)处于常态。至常态的时间,则根据轴承大小、形式、旋转速度、润滑方法,非标轴承周围放热条件变化而不同,此时大致需要20分钟至几小时不等。
非标轴承温度未达到常态而出现异常升温时,可考虑以下几点原因,此外应尽快停机且采取必要对策。温度对保持非标轴承的适当寿命及防止润滑油的劣化等至关重要,建议:尽量控制在非高温状态下(一般为100度以下)使用为理想。异常温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润滑油过多或过少。轴承的安装不良。非标轴承内部间隙过小,或负荷过大。密封装置摩擦过大。 润滑剂不符。 配合面的蠕变。
1、首先是润滑轴承的各部分,减小轴承的摩擦和磨损;
2、使轴承的滚动接触面经常形成适当的油膜,延长非标轴承的疲劳寿命;
3、通过润滑带走了轴承内部因摩擦或其他原因产生的热量;
4、通过润滑可对非标轴承达到防锈和防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