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控机床专利分主要有控制技术、加工技术、机床零件、相关附件等。从专利申请量来看,数控机床技术集中在控制技术(2827件)、加工技术(3505件)和机床部件(3286件)三大方面。
从控制技术、加工技术和机床部件技术的专利申请态势来看,这三种关键技术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约为0.95。由于各类型技术关联度高,关键技术的发展需要突破,才能实现协同发展。
中国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有待加强,技术产业转化能力有待提升
***专利申请人前20名中,日本企业占11个,中国企业(大学)共4个,与日本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技术实力存在明显劣势,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有待加强。此外,从中国专利申请人前20看,中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较强的知识和技术产出能力,但是并未能真正转化为产业成果,需要加强产学合作,提升技术产业转化能力。CNC系统的输入数据包括:零件的轮廓信息(起点、终点、直线、圆弧等)、加工速度及其他辅助加工信息(如换刀、变速、冷却液开关等),数据处理的目的是完成插补运算前的准备工作。
敲击法 当CNC系统出现的故障表现为时有时无,往往可用敲击法检查出故障的部位所在,这是由于CNC系统是由多块印刷线路板组成,每块板上有许多焊点,板间或模块问又通过插接件及电线相连。因此,任何虚焊或接触不良,都可能引起故障。当用绝缘物轻轻敲打有虚焊及接触不良的疑点处,故障肯定会重复再现,若出现,则敲击处很可能就是故障部位。韩国斗山数控机床的故障及其分类数控机床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了规定的功能称为数控机床的故障。
对比法 CNC系统生产厂在设计印刷线路板时,为了调整、维修的便利,在印刷线路板上设计了多个检测端子。用户也可利用这些端子比较测量正常的印刷线路板和有故障的印刷线路板之间的差异。可以检测这些测量端子的电压和波形,分析故障的起因和故障的所在位置。甚至有时还可对正常的印刷线路板人为地制造“故障”,如断开连线或短路、拔去组件等,以判断真实故障的起因。为此,维修人员应在平时积累印刷线路板上关键部位或易出故障部位在正常时的正确波形和电压值。在加工表面粗糙度不同的表面时,粗糙度小的表面选用小的进给速度,粗糙度大的表面选用大些的进给速度,可变性很好,这点在普通机床很难做到。因为CNC系统生产厂往往不提供有关这方面的资料。
模具设计与制造类
中国的模具行业经过二十多年发展至今,表面上看很发达,但跟日本、德国等发达***比,还有一定差距,就拿模具钢材来说,很多都是进口的。虽然中国目前钢铁产业过剩,但能生产出高质量模具材料的并不多。
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所能从事的行业还是比较多的,比如汽车、机械、电子、电器、轻工、塑料等行业都离不开模具。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待遇较高。以模具加工方向的工作有:模具设计、模具数控编程加工、产品开发三维设计、制造和维修、模具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等工作。数控系统可配置标准RS232接口,因而机床可以进入DNC系统。
CNC数控加工
世界上先采用数字技术进行机械加工,早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由美国北密支安的一个小型飞机工业承包商派尔逊斯公司实现的。他们在制造飞机的框架及直升飞机的转动机翼时,利用全数字电子计算机对机翼加工路径进行数据处理,并考虑到刀具直径对加工路线的影响,使得加工精度达到±0.0381mm(±0.0015in),达到了当时的高水平。韩国斗山主营立式加工中心机,卧式加工中心,卧式车床,立式车床,龙门式加工中心五轴加工中心,动梁栋柱龙门加工中心机,凯合精密。
但直到1952年才试制出世界一台数控铣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