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 关于我国发展农村装配式建筑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 旷泓亦提出由于川西地区劳动力老龄化严重、经济水平低、技术落后, 特别是在“5·12”大后, 农房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 川西地区应结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探索一条适合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孙显状等也提出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进行, 山东省农村需要建造高水平、高质量、布局合理、真正满足农村舒适度需求的装配式住宅, 列举出了装配式住宅剪力墙连接、墙板、内隔墙、叠合板连接的具体做法;王亮等针对吉林省农村发展的装配式住宅模块体系, 提出了对厨房模块、卫生间模块、火炕模块进行化、标准化的设计, 进而产生多种多样的尺寸和规模, 通过排列组合, 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装配式住宅。


出台激励措施, 提高企业主观能动性。***和地方***应注重农村装配式建筑的市场培育, 加快制定适合本地的土地、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激励措施, 鼓励装配式建筑相关企业引进***的生产技术, 研发新产品、新材料, 提高生产、施工工艺, 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降低建造成本。同时鼓励企业将***的技术、工艺和经验编造成册, 逐步纳入相关技术规程和建设标准, 完善农村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和规程实施细则, 加快装配式建筑在农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