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锂电池存在的自放电现象
锂电池存在的自放电现象,如果电池电压在3.6V以下长时间保存,会导致电池过放电而***电池内部结构,减少电池寿命。因此长期保存的锂电池应当每3~6个月补电一次,即充电到电压为3.8~3.9V(锂电池储存电压为3.85V左右)、保持在50%-60%放电深度为宜,不宜充满。电池应保存在4℃~35℃的干燥环境中或者防潮包装。要远离热源,也不要置于阳光直射的地方。
锂电池刚买到时里面只有一点点电,这是由于锂电池的储存性能是衡量电池综合性能稳定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锂电池定制生产厂家都会把刚生产好的锂电池经过一定时间储存后,才让其出厂销售,这是让锂电池内部各成分的电化学性能稳定下来,以便保证电池的品质。所以大家在用之前得提前充电。
三元锂电池的理论寿数约为800次循环
三元锂电池的理论寿数约为800次循环,在商业化的可充电锂电池中属于中等。磷酸铁锂约为2000次,而钛酸锂听说能够达到1万次循环。目前干流的电池厂家在其出产的三元电芯标准书中承诺大于500次(标准条件下充放电),可是电芯在配组做成电池包后,因为一起性问题,主要是电压和内阻不可能彻底相同,其循环寿数大约为400次。厂家引荐SOC运用窗口为10%~90%,不建议进行深度充放电,否则会对电池的正负极结构形成不可逆的危害,若是以浅充浅放来核算的话,循环寿数至少有1000次。别的,锂电池若是经常在高倍率和高温环境下放电,电池寿数会大幅下降到缺乏200次。
锂电池的内阻过大的原因分析工艺方面
锂电池的内阻过大的原因分析
工艺方面
(1)正极配料导电剂过少(资料与资料之间导电性不好,因为锂钴本身的导电性非常差)
(2)正极配料粘结剂过多(粘结剂一般都是高分子资料,绝缘功能较强)
(3)负极配料粘结剂过多(粘结剂一般都是高分子资料,绝缘功能较强)
(4)配料涣散不均匀
(5)配料时粘结剂溶剂不完全(不能完全溶于NMP、水)
(6)涂布拉浆面密度设计过大(离子迁移间隔大)
(7)锂电池压实密度太大,辊压过实。(辊压过死,活性物质结构有的遭到***)
(8)正极耳焊接不牢,呈现虚焊接
(9)负极耳焊接或铆接不牢,呈现虚焊,脱焊
(10)卷绕不紧,卷芯松懈(使正负极片间的间隔增大)
(11)正极耳与壳体焊接不牢固
(12)负极极耳与极柱焊接不牢
锂电池组的散热方式:
配置上,选用大容量电池,大电流保护板比如72V50Ah的电池组,需要100A持续放电。如果匹配50Ah的电池组容量,和100A持续放电的保护板,就会导致整个锂电池组温升很高。di一是电池的放电倍率达到了2C,电池本身的温升会到30℃以上;第二是保护板的温升也很高,100A持续的保护板,满满100A持续放电,温升会到45℃以上。
可以选择增大电池的容量,降低放电倍率,增大保护板放电能力,来控制整个放电的温升情况。比如选择使用72V100Ah的电池组,放电电流还是100A持续,但是放电的倍率降为1C了,整组的电池组放电温升会控制在20℃左右;保护板选择使用150A持续放电的保护板,100A放电时,温升会在30℃左右。就这样,增大配置,就会达到给锂电池组散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