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技术性质混凝土的性质包括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强度、变形及耐久性等。和易性又称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便于各种施工工序的操作,以保证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指标,包括流动性(稠度)、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主要方面。强度是混凝土硬化后的主要力学性能,反映混凝土抵抗荷载的量化能力。混凝土强度包括抗压、抗拉、抗剪、抗弯、抗折及握裹强度。其中以抗压强度1大,抗拉强度1小。
输送与灌筑输送与灌筑:混凝土拌合物可用料斗、皮带运输机或搅拌运输车输送到施工现场。其灌筑方式可用人工或借助机械。采用混凝土泵输送与灌筑混凝土拌和物,,每小时可达数百立方米。无论是混凝土现浇工程,还是预制构件,都必须保证灌筑后混凝土的密实性。其方法主要用振动捣实,也有的采用离心、挤压和真空作业等。掺入某些减水剂的流态混凝土,则可不振捣。
砂过细(细度模数小于0.7)配成的混凝土,既要增加较多的水泥用量,而且强度显著降低。所以这两种砂未包普通混凝土括在级配区内。注:1.允许超出≯5%的总量,是指几个粒级累计筛余百分率超出的和,或只是某一粒级的超出百分率。2.摘自《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从筛分曲线也可看出砂的粗细,筛分曲线超过区往右下偏时,表示砂过粗。筛分曲线超过第3区往左上偏时则表示砂过细。
如要求流动性相同,用卵石时用水量可少些,结果强度不一定低。粗骨料的颗粒形状还有属于针状(颗粒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指一个粒级下限和上限粒径的平均值――的2.4倍)和片状(厚度小于平均粒径的0.4倍)的,这种针、片状颗粒过多,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颗粒级配(1)1大粒径粗骨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该粒级的1大粒径。当骨料粒径增大时,其比表面积随之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