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凝土配制
本规范规定了水泥品种、胶凝材料和水泥用量、水胶比、灰砂比等要求。
混凝土拌制过程中除保留原规范对原材料计量控制和入模坍落度规定外,还增加了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方便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实际使用。
后浇带采用的补偿收缩混凝土除保留原规范对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的规定外,增加了掺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满足设计限制膨胀率的要求。
防水材料的选用
本规范在主体结构或衬砌结构中增加了膨润土防水材料,并强调膨润土颗粒应采用钠基膨润土;水泥砂浆防水层取消传统普通水泥砂浆五层做法,并强调防水砂浆的性能指标。
在施工缝、后浇带等细部构造中增加了预埋注浆管、遇水膨胀止水胶和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在排水工程中增加了塑料排水板应用。
本规范对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止水密封材料等防水材料都提出了明确的性能指标供选用。同时对防水涂料、沥青防水卷材用基层处理剂、聚合物乳液等材料进行***物质含量限制。


采用三掺技术防止裂缝① 掺加渭电Ⅱ级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以减少水泥热量,延缓水泥热释放速度,提高砼后期强度。②采用HEA补偿收缩砼新技术,增加砼密实性与抗渗性。③掺缓凝性泵送剂,减少用水量,延缓水化时间,提高砼的和易性和可泵性。
构造改进技术: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地下室外墙转角处,由于温度和收缩的作用特别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墙体开裂,为防止此类裂缝产生的措施便是在转角处增加适量的抗裂钢筋承受集中应力,避免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