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应釜内表面镀镍处理工序
将槽、泵和磁力反应釜用软管连接,首先用泵打水试运行、检漏。由于阀头和阀杆在烧成时会变形,导致阀头和孔板的吻合性差,这样薄的包覆层根本无法保证阀头与孔板的紧密贴合,由于封不住,操作人员会使劲拧紧阀门,导致孔板的包覆层在很短的时间内开裂、裂离。液下泵将釜内打满水需用50min,用管道泵将磁力反应釜内水排尽需用40min,也就是说磁力反应釜底和釜顶部接触溶液的时间相差90min,如果用全浸法执行酸洗工艺,可能会造成磁力反应釜上部还没有酸洗完全,而磁力反应釜底部却被过腐蚀,因此酸洗只能采用喷淋法。由于每一道工序的性质、目的和时间都不一样,不可能在一个工作班内完成所有的工艺,只能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分段施工的方法来完成每一道工序,事先制定了严格的施工程序。
⑴检查--→手工除渣--→除锈--→水冲洗。
⑵将已加热好的碱洗液装满釜内,夹套通蒸汽1h,过夜。
⑶水洗、喷淋10min。
⑷喷淋酸洗40min,从人孔入磁力反应釜检查,再喷淋30min,液下泵连续工作,而管道泵间歇工作,将釜内酸打回酸槽。
⑸冷水淋洗5min。
⑹热水淋洗5min。
⑺
循环,在釜内不同高度挂片,定时测厚,打开蒸汽阀门,在釜夹套内用蒸汽加热控温。
⑻喷淋水洗10min。
⑼热水淋洗10min。
检测反应釜设备加工质量的仪器和方法
1.用测厚仪测量反应釜层厚度。测量值应在0.8~2.0mm之间。反应釜厚度越均匀越好。这里要纠正一个错误的认识,不少用户认为:磁力反应釜层越厚约好。反应釜层越厚,其承受温度急变的性能就降低,并且热传递也更慢,热能耗更大。
2.用钢卷尺测量罐身和罐盖高颈法兰的外径若干次,数值的差应小于0.1%DN, 且差值越小越好。在海水、盐水等含氯介质中,碳素钢、低合金钢、一般不锈钢、铝耐蚀性均不好,而钛具有独特优异的耐蚀性,约有50%的钛容器用于抗含氯介质的腐蚀。差值大,说明变形大,罐身与罐盖组装时法兰密封面错位就大,垫片密封不住。仔细观察组装好的整机设备,如果卡子出现明显的向外或向内倾斜,说明法兰圆度变形大。这种缺陷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压力泄漏,满足不了工艺要求,严重时,反应釜罐内的介质从法兰与垫片之间溢出造成危害。
3.将一块标准平板,放在反应釜人孔法兰上,然后用一个塞尺测量平板与法兰之间的间隙,越小越好。反应釜人孔法兰的变形主要表现为法兰面的不平整,特别是目前的一部分制造企业还在大量使用冲压人孔,这种人孔高温强度差,易变形,很难控制。
4.将一个标准平面圈放在反应釜罐身或罐盖法兰面上,然后用一个塞尺测量平面圈与法兰之间的间隙,测量值越小越好。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企业用的平面圈有的本身就不平,测量时要注意。如果转动平面圈,在法兰面同一点测量出不同的值,说明平面圈不平。
?化工实验反应釜设计注意事宜
化工实验反应釜设计注意事宜:
1.减小实验室反应釜体壁厚,提高实验室反应釜承载能力。(实验室反应釜体和实验室反应釜下封头的壁厚比按夹套设计的壁厚薄 37.5% 和 50% )
2.有利于提高实验室反应釜传热效率。 (反应釜既可提高给热系, 又可降低热阻 )
3.节约反应釜能量消耗。 ( 夹套容积与半管容积之比为
8, 降低*** )
4.减少反应釜体总体直径,利于车间布置。
5.反应釜设备节约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