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重于治的原则可有效减少鹅苗养殖场损失
在一个鹅苗孵化场甚至一个地区,要想预防和控制鹅苗病,必须牢固“防重于治”的原则,认真采取一系列综合性防治措施,并坚持贯彻下去,才能把疫病控制在萌芽状态,以降低或杜绝***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
一、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鹅苗体抗病力。
二、根据鹅苗群的日龄,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和执行定期预防接种、防治和驱虫的程序与计划。
三、引种要了解供种场家的鹅苗群健康状况和历年的鹅苗病流行情况,如果从正面得不到真实情况,可以从侧面了解其他用户的反映。
四、经常了解周边场家或地区疫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防疫措施,警惕疫病的传入。
五、采用“全进全出”制的饲养方式,切忌不同日龄的鹅苗混养。
六、自备装饲料的用具或一次性使用饲料包装袋,应普惕使用饲料厂提供的二次包装袋饲料,因这些袋子在各种鹅苗场中串用,是传播***的途径之一。
七、定期灭鼠、杀虫、杀蝇,妥善处理粪便及病死鹅苗的。
八、不同鹅苗舍的生产人员,严禁互相串舍。除特殊情况许可,严禁外来人员参观鹅苗舍。
什么情况下鹅苗饲料需要更换?
鹅苗更换饲料在很多养殖户那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但是大家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更换鹅苗饲料吗?
1、饲料来源发生变化,引起日粮结构的根本改变或局部调整。
2、随着季节的变化,饲料也相应变化,如在高温季节,肉禽采食量减少,则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无机盐的相对含量需要增加;

3、肉禽的生理需要,如育雏期,生长期,肥育期等所要求的营养不同,需作饲料种类的更换或成分的增减,以适应生长和生产;
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饲料更换,均必须以逐步更替为原则,如果随意减少或大量增加某种饮料,轻则使鹅苗不安,减食,消化功能紊乱,重则发生胃、废食,甚至。
鹅蛋孵化过程
1.鹅蛋孵化是必须要挑好的,把双黄蛋、沙皮蛋等畸形蛋挑选出来,剩下的种蛋才有可能孵化出鹅苗。
2.挑选完种蛋后上孵化机,一个孵化机里面大约能装八千个种蛋。上孵化机后先对种蛋进行消毒。
3.刚上孵化机时,孵化室的温度为三十八度,湿度是百分之七十。随着时间的增长,种蛋里面的鹅苗会慢慢生长。
4.一照时能看出鹅蛋里面的两个黑点,这是发育良好的,可以继续孵化。

5.孵化后的第十八天左右,开始对孵化室降温。这是的鹅蛋里面已经形成了鹅苗。
6.二照时检查有无鹅苗,及时挑选死掉的鹅苗。否则鹅蛋会发臭。
7.二照之后,继续降低温度,降到三十七度。因为此时已形成鹅苗,鹅苗自身已有温度。
8.孵化二十天时就可以听见鹅苗的叫声了,这时孵化室温度要继续下降零点几的温度。
9.之后把鹅蛋从孵化室移出,放到育雏室,这时要增加湿度,等待鹅苗破壳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