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控制器,亦称系统控制器,主要用于各组成部分的联动控制,焊接程序的控制,主要焊接参数的设定,调整和显示。必要时可扩展故障诊断和人机对话等控制功能。
计算机软件,焊接设备中常用的计算机软件有:编程软件,功能软件,工艺方法软件和***系统等
焊头导向或跟踪机构,弧压自动控制器,焊枪横摆器和监控系统
辅助装置,如送丝系统,循环水冷系统、焊剂回收输送装置、焊丝支架、电缆软管及拖链机构结构设计电气控制设计三大部分。
1951年苏联的巴顿电焊研究所创造电渣焊,成为大厚度工件的***焊接法。1953年,苏联的柳巴夫斯基等人发明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促进了气体保护电弧焊的应用和发展,如出现了混合气体保护焊、药芯焊丝气渣联合保护焊和自保护电弧焊等。1957年美国的盖奇发明等离子弧焊;小电流等离子弧焊时,离子气与保护气成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因为此时气体成分对等离子弧的稳定性影响不大。40年代德国和法国发明的电子束焊,也在50年代得到实用和进一步发展;60年代又出现激光焊等离子、电子束和激光焊接方法的出现,标志着高能量密度熔焊的新发展,大大改善了材料的焊接性,使许多难以用其他方法焊接的材料和结构得以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