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电动充电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41.2万台,其中交流充电桩23.6万台、直流充电桩17.5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0.05万台。2019年6月较2019年5月公共类充电桩增加10926台。即便几乎每家车企都在宣扬所谓的“半小时即可充满80%电量”、“充电十分钟能跑100公里”等等,但当我们开着续航只有两位数的电动车寻找充电桩的时候,才能体会那种绝望。从2018年7月到2019年6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11656台。其中,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山东、浙江、河北、安徽、天津、湖北建设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占比达75.3%,这说明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区域较为集中。

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1卡使用。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同时,在枢纽站、公交场站建快充充电桩,车跑两圈补一次电,大约20分钟,完全不影响公交车运营。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利器。开发新能源充电技术、推广新能源车充电站的问题便越发显得紧迫。

如果行程中遇到充电问题,用户可以在自驾游中途休息或吃饭期间,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不会耽误出行。类似这样的轮回在市场机制中一刻也没停止过,涉及到千亿市场的充电行业虽然与新能源汽车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是在近两年新能源汽车不断创造升级记录的同时,充电桩行业停滞不前,甚至在倒退。随着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对应的公共充电桩设施已日渐不能满足广大车主日益增长的补电需求,大部分有条件的车主会选择安装私人充电桩。汽车充电桩类似于加油站里的加油枪,可以固定在地面或者墙壁上,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塑料要求具备阻燃、耐候、耐低温、壳体绝缘、耐老化等性能,这样才能使充电桩在遇到火灾时,不宜燃烧,减轻事故伤害。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规模不断扩大,公共充电市场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从目前来说,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问题并不是单纯一个方面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通力合作,由大家一起合力建设才能拥有更好的公用充电环境。充电设施不完善,严重制约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充电桩的性能指标:能够经受住极端恶劣天气,材质不易发生改变;用电安全是首要,要保壳材的不导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