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贸尾货起源于1979年我国的改革开放,起初的名词叫“出口转内销”。这类服装款式规格往往是按照欧美人或者日本、韩国人的喜好,其款式往往超前于国内消费者的眼光,规格也不一定符合国人的身材特点,但是因其独特的外观、良好的面料、精细的做工、相对低廉的价格还是受到了不少国内消费者的喜爱。中国的廉价劳动力闻名于世界,所以很多国外公司到中国来加工制造商品,然后运回本国销售。国内厂家在生产完国外的订单后,总会剩下那么一批,比如生产10万,然后剩下几百个,那这剩下的几百个就叫做外贸尾货。
外贸尾货生产厂家一般就在国内处理掉了。如此之多的尾单厂家当然要想办法处理,因为尾货的品质和设计一般均优于国内同类商品,为了及时回笼资金,减少场地占用,一般以极***格(当然是指比成本低的多的价格),比如国外零售为10美元(标牌上一般都带),定单价格为10元,成本为9。因为这些是剩下的,厂家已经完成订单赚到钱了,那这剩下的就以非常低的价格卖掉,通常是低于成本价格。一般的商品流通是成本加利润给批发商,批发商加利润再到消费者手里。而外贸尾货的批发价通常是低于成本价的,但款式和质量都是和国外的订单属于同一批货,质量标准要比国内的高。


为什么出口国外的外贸服装厂必然会出现尾货哪?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外贸服装厂的工作流程:
外贸服装厂的工作流程
1.国外客户传来传真EMAIL
2.根据国外客户传来的传真EMAIL做样品并报价
3.修改样品价格等待国外客户确认
4.根据要求买棉纱(不同质地)织布
5.染色(必须一次染够,否则容易出现色差)
6.剪裁
7.印染或刺绣
8.上机制作
9.剪线头、挑选、熨烫、包装
10.装箱发货
以上为大体流程,这中间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比如织布中出现破洞印染错误上机中开线出现污泽针线不对等问题,这样你开始时就要预先留出一定的备用,比如定单为1万件,计算需要布匹1万平米,那你织布时就要织1.2万平米,而如果控制的好或运气好,则这1.2万平米布后出来成品为1.1万件(控制的再好,也不可能出来成品1.2万件,肯定会在哪个环节出现个小问题,还有工人捎走块布头等等问题),而国外是严格按照定单收货,那多出来的这 1000件就是尾货,尾货中也会有一小部分有瑕疵,但大部分都是好的,因为若有瑕疵直接就在个工序甩出来了,不能等到后工序,一小部分瑕疵就是在后包装阶段发现甩出来的。外贸尾单就是这样产生了,生产厂家生产的外贸服装越多,产生的尾单就越多,大的服装厂一年的尾单就会有万件之多。服饰的流行是没有尽头的,但一些基本的服饰是没有流行不流行之说的,比如及膝裙、粗花呢宽腿长裤、白衬衫这些都是“衣坛长青树”,历久弥新,哪怕10年也不会过时。
上下一般长。这是大众不能接受的一种长短搭配方式。因为这种搭配过于均衡,毫无亮点,不知道想突出什么,如果再加上一条有点显眼的腰带的话,很容易让旁观者看成拦腰斩断的效果。黑、白、灰为无色系,所以,无论它们与哪种颜色搭配,都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流行的非主流中却有不少这样的款式搭配出现,我想人们审美观的转变与流行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我们中的不少青年人都或多或少的认同了这种搭配!
外贸尾单 外贸尾单批发 外贸原单尾单 外贸尾单工厂 外贸工厂尾单 服装代加工 服装厂代加工 服装加工厂家
外贸服装,是指国内服装生产厂家根据国外来料来样或国外来样、国内选料加工然后发货给国外客户的服装。在完成订单后剩余的那部分产品就叫外贸尾单。由于针织织物是由线圈串套组成,裁剪后的衣片边缘容易发生脱散,故应先将衣片边缘包缝(俗称“拷边”)后再用平缝机等缝制加工。外贸服装由于是出口国外,因此执行的标准也相应比国内要严格,所以质量也比同类产品要高,致使有相当部分外贸尾单成为了广大消费者购买的对象。
这类服装款式规格往往是按照欧美人或者日本、韩国人的喜好,其款式往往超前于国内消费者的眼光,规格也不一定符合国人的身材特点,但是因其独特的外观、良好的面料、精细的做工、相对低廉的价格还是受到了不少国内消费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