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水评价是落实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的重要举措;是使节水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前提的迫切要求;是保证规划和建设项目科学合理取用水,促进形成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的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是倒逼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提升全社会用水效率的有力抓手。
节水评价主要是分析规划和建设项目及其涉及区域的供用水水平、节水潜力,评价其取用水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节水指标的***性,评估节水措施的实效性,合理确定其取用水规模,提出评价结论及建议。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规划和建设项目现有前期工作中突出节水的优先地位,强化规划制定、建设项目立项、取水许可中节水有关内容和要求;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合理确定规划和建设项目用水规模和结构,确保用水总量控制在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区域用水总量红线范围内;推动提高用水效率,对标国际国内同类地区***用水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节水评价标准,促使规划和建设项目用水;规范文本编制和严格审查把关,充分论证各类用水的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提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从严叫停节水评价不通过的规划和建设项目,真正从源头上把好节水关。

新建校区的整体水量测试不平衡,二级水表计量率仅达到84.8%,二级计量存在未计量用水点,无法查出管道跑冒滴漏管段。计量体系完善的新食堂用水量也无法平衡,二级水表计量率134.85%,二级水表存在交叉重复计量。校区投入使用后,二级水表计量率虽在不断提高但是目前未达到100%,无法对管网进行精1确的分段水平衡测试,需尽快补全二级水表计量点后开展三级计量体系。整个校园的用水比例不合理,绿化景观用水量占比27%,严重偏高,需***对用水量占比前四位的学生宿舍用水、绿化景观用水、浴室用水和食堂用水开展节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