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矿石市场总体稳定。据“西本新干线”的报告,在国产矿市场上,价格多数上涨,而钢企大多还是以按需采购为主。进口矿方面,澳矿发货量有所回落,巴西矿的发货量也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不过,部分钢企原料采购的节奏正在放缓,使得港口矿石库存的降幅明显收窄,进口矿市场已隐然含有震荡偏弱的因素。
相关机构分析认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已正式入梅,高温多雨天气对工地施工将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钢材市场的供需矛盾将会有所加剧。短期内国内钢价仍有下行的压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托底”因素。

市场演变的主要逻辑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大的经济环境和基本面已经决定了钢材市场销售情况将持续平稳运行。
自去年底开始,宏观经济利好政策一轮接着一轮。目前,即使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情况下,经济依然是稳定的,进出口态势是良好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除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外,其它数据包括社融指标基本平稳,这表明当前经济具有稳定性。尤其是基建***和房地产***对“钢需”拉动较大,预计第二季度延续的“供需两旺”局面不会很快消退。
即使目前受***进入高温天气、南方地区多强降雨天气等因素影响,钢材需求呈阶段性回落,但也不会影响今年钢材市场运行的整体趋势。
在今年前4个月粗钢增产3000万吨的情况下,钢材社会库存从3月份的近1700万吨高位下降至6月初的981万吨水平。这一增一降足以体现当前钢材市场的活跃程度。
阶段性回调仍有必要
从今年春节到5月中下旬,钢材市场价格整体呈现上涨态势。其中,建筑钢材价格涨幅为500元/吨~600元/吨不等。笔者认为,目前的整体形势是钢材需求出现阶段性回落、钢材去库存化接近尾声,库存正由下降阶段转变为累积阶段,所以6月份出现回调实属必然。
从去年12月份至今的半年时间里,钢材价格走势基本平稳,并未出现迅速拉升。笔者由此可以预测,钢价出现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长期需求有所担忧,但供应的***十分强劲。
据统计,5月份,我国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为8909万吨、7219万吨和1074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6.6%和11.5%,创下历史新高。钢材供应的高增长应该是由于前两年高利润促成的。高利润也使得钢厂有能力进行环保改造,适应目前的环保要求。这样在环保限产时,钢厂能够更少限产,产量更多。
可以说钢材长期的供需也出现了转折,钢材的供需矛盾短周期与长周期出现共振,笔者认为,短期钢价继续以下行为主。
但是今年很显著的问题在于,钢材生产的强势促使对原料的需求旺盛,增强了成本支撑,也严重挤压了钢厂利润。中长期来看,成本支撑会有一定作用,但难以阻止钢价下行。
目前,钢厂面临钢材市场走弱但成本不断推升的困境。笔者认为,未来长周期的演化可能会出现钢价的震荡下跌。
近期环保趋严,钢厂的高产量也会受到***,减少对原料的需求。高矿价也必将催生国内矿与国外非主流矿山产量增长,虽然弥补供需缺口仍需时日,但铁矿石100美元/吨以上的价格不能长期维持已成为市场的共识。
目前是钢材淡季,多方共振下,价格下跌是可能性的选项。如果下半年需求稳住,则成本也许会给钢价提供一定的支撑。因此,未来钢市长周期的演化可能会以钢价震荡下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