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装箱运输“箱货分离”模式的含义
传统的集装箱运输方式,是先将装备装入集装箱内进行***加固,然后再将载重集装箱运到港口码头,利用港口装载机械将载重集装箱装入集装箱船的相应舱位。目前军事装备水路集装箱运输的箱型主要有:通用集装箱、敞顶集装箱、框架集装箱、平台集装箱等。通用集装箱只能装运尺寸、重量小于集装箱内部尺寸和额定载重量的中小型装备,一般的超大、超重装备可以选用敞顶集装箱、框架集装箱、平台集装箱等特种集装箱进行运输。但是,这些特种集装箱由于受集装箱船结构、装卸机械起重能力以及道路交通条件等因素制约,其装载能力也十分有限。当装备的尺寸、重量继续增大到超过现有单个集装箱的载运能力时,如仍然采用传统的“箱货一体”装船操作模式,就难以采用集装箱进行运输,此类装备即被视为水路集装箱运输中的超大件装备。根据水路运输实践,当装备的长度超过12.20m,或宽度超过4.8m,或高度超过4m,或重量超过40t,即可被视为超大件装备。编配的发射车、雷达车、主战坦克等大型特种装备,大多都属于超大件装备。
对于这些超大件装备,虽然难以装入单个集装箱里,但如果采取“箱货分离”模式,将框架集装箱或平台集装箱和装备先后分别装到集装箱船上,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装箱载运能力,或亦可利用集装箱船进行运输。所谓“箱货分离”模式,也称分体吊装模式,就是指摆脱传统的先将装备装箱绑扎,然后再一体装船的操作方式。而是,先将适当数量的空框架集装箱或平台集装箱等装上船舶相应的舱位,形成一个大的装载平台,再将超大件装备吊装上船,放至大的装载平台上的相应位置,将装备和框架集装箱或平台集装箱进行绑扎加固在船上。在卸船时,与此顺序相反。采取此种运输***模式,装备尺寸、重量不拘泥于单个集装箱的尺寸和载重量限制,更具灵活性,能够较好地满足批量小、时限要求紧的大型特种装备运输需求。
储能集装箱消防系统的配置:
根据储能集装箱的内部结构及火灾隐患,储能集装箱消防系统中配置的是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根据集装箱大小的不同及内部放置物,可选的储能集装箱消防系统方案包括:悬挂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管网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等。
储能集装箱消防系统由气体灭火剂瓶组、管路、喷嘴、信号反馈部件、火灾探测器和控制器、紧急启动/停止按钮、声光报警器、放气指示灯等组成,从而实现对防护区自动探测、报警、灭火保护功能。当感测到烟雾、温度的变化时,声光报警器会立马响应,将火灾扑灭在火灾前期,保证储能集装箱的安全性。
至于储能集装箱消防系统的具体方案和配置,建议寻求***设计公司的协助,根据集装箱的大小,内部结构情况,设计一套合适的储能集装箱消防系统方案,达到快速扑灭火情的作用,保障这类储能集装箱的正常运作。
简析住人集装箱用于居住的局限性
在我国的大城市的不同角落里,“蜗居”和“蚁族”随处可见,在物价飞涨的大城市环境里,他们的居住环境是急需改变的。住人集装箱的出现可以说住人集装箱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现在很多工地上都使用住人集装箱做为工人宿舍,也有不少人使用住人集装箱商铺,岗亭等等,但是住人集装箱用作民房家居的就少之又少,几乎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1、结构与单元形式过于固定而简单:如按常规简单组合堆放,虽结构稳固安全,却使得居住区如同货运码头一般,建筑物单元单调缺乏变化,居住空间自然缺乏活力;
2、材料特性局限:全钢材制造而成的集装箱由于建造材料的导热性和传声性较好特点,对于居住建筑而言将造成保温、隔热、隔声和防火性能较差的缺陷;
3、内部空间模数单一化:因住人集装箱的工业标准化导致其内部空间形态变化将受其结构限制和影响,集装箱内部净高仅满足装卸货物及人或机器在其中进行短暂停留与作业所需,因此2350mm的宽度和2390mm的高度在作为居住性空间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4、自然通风与采光性能差:集装箱多用于陆运和水运,集装箱箱房为保证货品的安全,因此其具有绝好的密封性,然而却导致作为居住性建筑所必须的排水、排烟、采光、通风等要求无法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