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式换热器
占地面积小。
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1/8。
d.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
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即可达到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的目的;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达到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工况,而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加。
e.重量轻;
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4~0.8mm,而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厚度为2.0~2.5mm,管壳式的壳体比板式换热器的框架重得多,板式换热器一般只有管壳式重量的1/5左右。 [4]
价格低;
采用相同材料,在相同换热面积下,板式换热器价格比管壳式约低40%~60%。
制作方便;
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板是采用冲压加工,标准化程度高,并可大批生产,管壳式换热器一般采用手工制作。
容易清洗;
框架式板式换热器只要松动压紧螺栓,即可松开板束,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这对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的换热过程十分方便。
热损失小;
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热板的外壳板暴露在大气中,因此散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也不需要保温措施。而管壳式换热器热损失大,需要隔热层。
容量较小;
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0%~20%。
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大;
由于传热面之间的间隙较小,传热面上有凹凸,因此比传统的光滑管的压力损失大。

施工安装要点
⒈ 换热器不应有变形,紧固件不应有松动或其它机械损伤。试验完成后,适当地松开压紧螺母,放出积水,然后再拧紧螺母,夹紧至原尺寸,待用。⒉ 设备吊装时,吊绳不得挂在接管、***横梁或板片上。⒊ 换热器周围预留足够空间,以便于检修。⒋ 冷热介质进出口接管安装,应按照出厂铭牌所规定方向连接。⒌ 连接换热器的管道应进行清洗,防止砂石焊渣等杂物进入换热器,造成堵塞。⒍ 换热器应以工作压力的1.5倍做水压试验,蒸汽部分应不低于蒸汽供汽压力加0.3MPa;热水部分应不低于0.4MPa。

板式换热器由其结构特点所决定,它的安装比较方便和灵活。以下对板式换热器的额零件组装和系统安装方面需注意的事项加以说明。
板式换热器的零件组装
关于板式换热器的零件组装,无论是制造厂向使用单位发运零件,进行现场组装,还是使用单位在检修设备拆开板式换热器后再组装,都必须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1、认真阅读随机文件(合格证、材质证、流程图、装配图和装箱清单等)。
2、检查板片、接管、垫片的材质是否与换热器内介质的耐腐蚀要求相一致。
3、按图纸检查所有的零件是否齐全,型号、尺寸是否与图纸相符。
4、将板片的垫片槽擦干净,均匀地涂上粘接剂,粘上垫片,然后把板片整齐地叠放在一起,压上一定的重物。
5、按设计的流程图进行组装,并按规定顺序进行夹紧。夹紧时,应先拧紧1、2、3、4号螺母,然后再拧紧5、6、7、8、9、10号螺母。
6、液压试验要按单侧分别进行。试验压力为设备设计压力的1.25倍;保压30min,检查所有密封盒焊接部位,均无渗漏为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