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物除铁锰硝化耦合CANON工艺中, 提高CANON过程去除的氨氮能够降低水中DO的消耗, 提高生物滤柱的抗冲击负荷.有研究表明在氨氮仅通过硝化作用去除的生物滤柱中提升滤柱运行滤速不仅会导致滤料表面的水流剪切力增大, 降低硝化***对DO等基质的网捕效率, 并且会缩短滤柱的EBCT(空床接触时间), 导致硝化反应时间减少进而使硝化作用对氨氮的去除率降低.故由上述可知, 滤速增加会影响氨氮仅通过硝化作用去除的生物滤柱中氨氮的去除, 而为明晰在生物除铁锰硝化耦合CANON工艺中滤速对氨氮去除的影响, 本实验在出水合格的情况下梯次调节滤柱的运行滤速, 探究不同进水浓度时滤速对硝化作用及CANON过程的影响.鉴于此, 笔者在东北某地水厂运行了生物除铁锰硝化耦合CANON工艺, 探究滤速对低温含铁锰氨地下水中氨去除的影响, 并以此分析水质对低温含铁锰氨地下水中氨去除的影响.
采用中试装置在净化车间开展低温生物除铁锰硝化耦合CANON工艺实验研究.装置采用已停止运行1个月的成熟生物滤柱.如图 1所示, 由有机玻璃制成, 高为3 000 mm, 内径为200 mm.滤柱采用装填总高度为1 600 mm的双层滤料, 上层400 mm为级配为1.0~1.2 mm的无烟煤成熟滤料, 下层1 200 mm为级配为0.6~1.2 mm的锰砂滤料, 承托层采用级配为1.2~20.0 mm的鹅卵石, 厚度为400 mm.以水厂两级生物净化工艺中的一级滤池滤后水与(FeSO4)、***锰(MnSO4)及***铵[(NH4)2SO4]配置成的混合液作为实验进水.主要水质指标如下:水温6~8℃, Fe(Ⅱ) 2.91~6.35 mg·L-1, Mn(Ⅱ) 0.47~0.98 mg·L-1, NH4 -N 1.15~2.26 mg·L-1, NO2--N痕量, NO3--N 0.07~0.34 mg·L-1, 高锰酸盐指数痕量, pH为6~7, DO为8.3~10.0 mg·L-1.


SBR(序批示活性污泥)工艺。SBR 工艺的工艺流程可统分为进水阶段→反应阶段→沉淀阶段→排水阶段→待机阶段,SBR工艺的特点是不需要调节池,占地面积小,污泥体积指数低,易于沉淀,能在一个曝气池内进行反应,并且能减少人工操作,基本实现自动化,方法简单,便于操作,成本低,运行费用少。
二级处理除以上几种外还有氧化沟工艺、生物膜法和稳定塘等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