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硫、氧、氮、氢元素对金属影响
在与金属接触的气体中,无论是地球的大气,真空系统的残留气体,或惰性气体中,总是有氢、氧、氮、碳、硫。因此在地球上不可能得到完全不含“气体”元素的金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广泛的科学研究进一步探讨和认识气体元素在金属中的行为,已弄清了过去所不知道的固体中气体杂质形成的来源。作为理想的金属晶格而言,氢、氧、氮、碳(硫除外,它不属于间隙相元素),在达到一定浓度值以前,将仅以间隙溶液形式存在。半径分别接近于0.46、0.7、0.71、0.77(A°)的氢、氧、氮、碳的原子填充到金属晶格的结点中间并不置换金属原子,使晶格对称性稍有扭曲。除间隙固溶体外,气体在金属中还能以剩余相(凝聚相和气态相)形式,围绕位错堆聚的形式以及在内表面上的吸着形式存在。
气体元素能使钢材产生缩孔、气泡、疏松、点状偏析、裂纹等缺陷。缩孔是钢锭冷却收缩时,因无液体补充而在钢锭内部形成的孔洞。钢中气泡是由于钢锭凝固时,碳-氧反应生成的气泡来不及排除就被围在钢锭内部产生的。疏松是一种微小孔洞分布在钢材内部。点状偏析形成的原因是钢件中已凝固或已呈糊状的金属部份,存在气泡或收缩孔隙,这些位置随后为富含低熔点组元和杂质的溶液所填充,就造成了点状偏析,点状偏析严重的钢中气体元素含量往往较高。而裂纹的产生通常是由于钢液凝固过程中发生了夹杂质物的集聚和气体溶解度的降低,并且一般集中在晶粒边界,形成了薄弱环节,以后当热处理或压力加工时产生的应力超过强度时,这种地方容易开裂产生裂纹。钢中气体元素除了与其它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产生许多缺陷外,其本身还会对钢材性能产生各自独有的影响。
纳克高频红外碳硫仪测定仲钨酸铵(APT)中微量硫样品前处理
APT在 不 同 温 度 下 的 分 解 过程,当使用高频红外法测定 APT 中的硫时,要确保热分解将水和铵完全除掉,保证硫测定的准确性。因此温度应该大于482.3℃,实验温度可选为500℃。为了确定实验时间,将样品分别放入马弗炉中灼烧0.5、1、1.5、2小时,发现1小时后样品质量不再变化,质量约损失11%,因此实验选择500℃灼烧1小时为样品前处理条件。
纳克CS2800碳硫分析仪日常维护
1. ***更换
1.1 载气过滤***管中上半部分为粉红色二氧化碳吸收剂(碱石棉),失效表现为变色或结块;下半部分为白色吸水剂,其失效表现为结块,堵塞气路,适时更换(要求一周至少检查一次)。
1.2 “SO3陷阱”中上半部分为石英棉,下半部分为脱脂棉,去除尾气中SO3,失效表现为棉花颜色发黄,适时更换(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1.3 分析净化管中为白色吸水剂,其失效表现为结块,堵塞气路,适时更换(要求每周检查一次)。
1.4* 催化炉石英管中装有氧化铜,在仪器常用状态下3个月检查一次,变色即更换,石英管两头以石英棉填塞(由于催化炉温度较高,需要在充分冷却后更换,避免受伤)。
*注:此操作仅针对CS-3000碳硫分析仪。
2. 高频炉维护
2.1 每天清理吸尘器。
2.2 每天用吸尘器清理炉头遗漏的粉尘。
2.3 粉尘过滤器清洗:将粉尘过滤器拆卸下来,将内部滤网吹扫干净,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用水清洗干净(至水不浑浊),取出后用吹风机彻底吹干,重新安装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