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建筑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木结构吸收并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木材也是碳中和的,事实上,它是碳中和建筑材料。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为普遍。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
以胶合木为代表的现代复合木结构。可用于公共建筑、公寓、住宅等。中国古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质梁柱式结构为主导,以砖瓦石为辅助而发展起来的。(1)正交胶合木,胶合梁和柱,强度很大。可用于木桁架屋顶,实现大跨度。(2)钢筋混凝土核心筒 木框架 木楼板,可建设高层建筑。层压式的木材非常轻便和坚固,而且由于抗剪能力提高,对抗震更有利,这样的材料也更能支撑起大楼的重量。现代化的林业工程,采用叠合层技术,能够帮助木材发挥更大的强度,更稳定的性能。
木材是一种弹性材料,在受到冲击力作用时具有吸收能量的作用,在受力过后又有自动弹性***的能力,本身重量轻、强重比高是一种绿色、环保且可再生、可重复利用的材料。木结构体系的优点很多:如维护结构与支撑结构相分离,抗震性能较高。传统的梁柱结构体系中的抬梁式、穿斗式、干栏式和井干式等木结构建筑都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具要因为其结构的整体性和榫卯连接的柔性。现代木结构建筑除了发扬古木建筑的抗震优点,又增加了很多抗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