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初出现了单电机驱动的齿轮箱车床。由于高速工具钢的发明和电动机的应用,车床得到了不断的改进,终达到了高速和的现代水平。次后,由于消防、汽车等机械工业的需要,各种自动车床和专用车床发展迅速。为了提高小批量工件的生产率,带有液压仿形装置的车床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普及。同时,还开发了多刀具车床。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发了一种带有穿孔卡片、插销板和刻度盘的程控车床。数控技术在60年前开始应用于车床,70年后发展迅速。

它适用于加工难以安装在普通车床上的大型和重型工件,一般分为两类:单柱式和双柱柱式。车削时,刀架周期性地作径向往复运动,以形成叉车铣刀、滚刀等的齿面。通常用铲磨附件,小砂轮由单独的电机驱动铲磨齿面。专用车床是用于加工特定类型工件特定表面的车床,如曲轴车床、凸轮轴车床、车轮车床、轴车床、滚子车床和铸锭车床。组合车床主要用于车削,但添加一些特殊零件和附件后,也可用于镗孔、铣削、钻孔、镶入、磨削等加工。它具有“一机多能”的特点,适用于工程车辆、船舶或移动修理站的修理和配套工作。

在公式n=40/T=甲乙中,n是分度时曲柄应转动的圈数;T—工件需要分度的相等零件数,即要加工的斜齿轮的齿数;A—是一个整数,表示曲柄在每次分度期间应该转动的完整圈数。B—是一个真实分数,它表示曲轴在旋转一个圆后,在某个孔圆上应该旋转的孔距离的数量(即真实分数的分子)(孔圆上的孔的数量应该等于真实分数的分母值)。如果斜齿轮的齿数值不能被直接分割或简单地分割,即如果所获得的真分数的分母值不等于分割板上任何孔圆上的孔数(通常为15、16、17、18、19、20、21、23、27、29、31、33、37、39、41、43、47和49),例如,Z=51,则必须采用微分分割法。此时,在铣床上加工斜齿轮是困难的,应考虑其他加工方法。

在莫德斯利离开布拉默的那一年,他制造了一台螺旋车床,这是一台全金属车床,带有刀架和尾座,可以沿着两条平行的导轨移动。导轨的导向面为三角形,当主轴转动时,带动丝杠横向移动刀架。这是现代车床的主要机械装置,用它可以转动任何螺距的精密金属螺钉。三年后,莫德斯利在自己的车间里制造了一台更的车床。车床上的齿轮可以相互交换,以改变进给速度和待加工螺纹的螺距。1817年,另一个英国人罗伯茨采用了一个四级滑轮和一个后轮机构来改变主轴速度。不久,大型车床问世,为蒸汽机和其他机器的发明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