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生物质颗粒的产能
要提高生物质颗粒燃料的产能要从模具、原料、机器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像新购买的模具在正式使用以前要进行研磨。研磨的方法相对比较简单,用机油、沙子、木屑等的混合料压制几次就可以了。
在原料上主要是为了调节原料的含水率。压制生物质颗粒时要求木屑锯末等原料的含水率保持在13%左右,含水率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生物质颗粒的产量。
要事先将颗粒机的参数调节好,像压辊与模具之间的间隙。不同的物料会需要不同的间隙,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有时生物质颗粒燃料的产量低,就有可能是因为间隙没有调整合适。如果是这种原因影响生物质颗粒燃料的产能可以让厂家帮忙调整好。
平时对机器也要做好一定的***,及时更换坏掉或者要淘汰的模具。要杜绝影响生物质颗粒燃料产能的原因。


气候对生物质颗粒的影响
生物质颗粒燃料发热量大,发热量在3900~4800千卡/kg左右,经炭化后的发热量高达7000~8000千卡/kg。同时也建议企业不要直接使用受潮的生物质颗粒燃料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生物质颗粒燃料纯度高,不含其他不产生热量的杂物,其含炭量75~85%,灰份3~6%,含水量1~3%,不含煤矸石,石头等不发热反而耗热的杂质,将直接为企业降低成本。生物质颗粒燃料清洁卫生,投料方便,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改善了劳动环境,企业将减少用于劳动力方面的成本。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主要制作原材料是秸秆等植物,植物的生长是和气候有着密切关系的,从而气候的变化影响着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五、由于生物质颗粒不含硫磷,燃烧时不产生2氧化硫和5氧化2磷,因而不会导致酸雨产生,不污染大气,不污染环境。生物质颗粒燃料是一种新型的燃料,在发展中生产技术并不是非常的完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过正是这些问题才让我们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取得更好的成绩。
植物生长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例如适宜的气温、湿度和光照强度。即使环境参数的微小变化也会影响一个物种的生存。近年来***气候不断发生变化,以上升的趋势发展着,对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生物质燃料燃烧的必要条件
生物质燃料由秸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等以及“三剩物”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环保新能源。若用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炊事炉,实际每日耗(三餐)5kg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日需0。生物质颗粒的直径一般为6~10毫米。若使用添加剂,则应为农林产物,并且应标明使用的种类和数量。欧盟标准对生物质颗粒的热值没有提出具体的数值,但要求销售商应予以标注。下面小编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生物质燃料燃烧的必要条件:
1、足够高的温度
足够高的温度以保证着火需要的热量,同时保证有效的燃烧速度。升温速率增加,生物质颗粒达到解热所需要的时间就会变短,有利于解热。生物质燃料的燃点约为250摄氏度,其温度的提高有燃烧良好的后续生物质燃料供给,点火过程中热量逐渐累积,使更多的燃料参与反应,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达到800摄氏度以上时,生物质便能很好地燃烧了。
2、合适的空气量
若空气量太少,可燃成分不能完全充分燃烧,造成不完全燃烧损失;但若空气量过多,会降低燃烧室温度,影响完全燃烧的程度,此外会造成烟气量大,降低生物质锅炉热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