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重832.84千克。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 面外,其余各处皆有饰纹。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如今,把“司”改为“后”,实际上是否定了从前把“司”理解为“祭祀”的说法。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










1959年,山西省石楼县桃花者村出土一件青铜器,这件器形独特、纹饰奇绝的青铜器,宛如一艘停泊在水波里的龙舟,被学界命名为“龙形觥”。[5]
相传姜子牙本是石楼人,后去太原做官,其岳父去世时,姜子牙送龙形觥予岳父陪葬,这座被发掘的古墓,正是姜子牙岳父的墓葬。如今,这件“龙形觥”就静静地躺在山西博物院二楼“夏商踪迹”展厅内。[6]
它高19厘米,长43厘米,宽13.4厘米,前端龙首昂翘,瞪目张角,龇牙咧嘴。长腹弧鼓,后端截平,背部为弧曲形长盖,内有横榫与器腹扣合。盖面***有一蘑菇形钮。器身口沿外附有两对贯耳,用来把龙形觥吊起加热酒,另一端没有封口,用来散气。[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