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年代,人家渐渐的喜欢上了拜佛,许多佛寺也已经成为旅游景区的寺庙,但是在观游佛寺的时候有如下谨记,游客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人应尊称为“大师”、“法师”,对道士应尊称为“道长”,对住持僧应尊称为“长老”、“方丈”、“禅师”。对嘛庙中的 应尊称“,即“上师”之意。
二忌礼节失当:与见面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成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三忌谈吐不当:与人、道人交谈,不应提及杀、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荤之言,以免引起人反感。
四忌行为举止失当:游览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不可乱动寺庙之物,尤忌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


钟的节奏感强,它能表达人们的欢乐喜悦,又可以在生产劳动中协调人们的劳动步伐、在舞蹈中使舞姿整齐优美、在练兵中使士兵步伐一致,以振军威,因而在劳动生产中需要这种乐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音阶、音律的认识日渐美好,作为乐器的铜钟的制作也越来越精致,钟的家族逐渐发展出铙、钲、鎛、铎、铃等种类,它们的杰出代表的将若干个不同振动频率的扁钟组合在一起的编钟。
梵钟的产生是东来、寺院兴起的产物。梵钟就是佛钟,顾名思义是供寺庙做佛事用的,或召集佛人上殿、诵经做功课,另外诸如起床、睡觉、吃饭等无不以钟为号。所以,不同用途则敲不同的钟。但敲钟的讲究也很多,在《百丈清规·法器》中说:“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即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故晨昏敲钟要连击一百零八下。 一百零八下的规则与“九”有关,因为在我国古代,认为“九”具有极高、吉祥之意。因为它通常挂在大雄宝殿的左边,或挂在禅堂的门口,用来击鸣通告法会等行事的开始,所以叫做行事钟。而“九”的十二倍正是“一百零八”,是把“九”的意境推向一定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