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塞与连杆的装配与检验
①将活塞上所标记的装配方向认定准确
a.有膨胀槽的活塞,应朝向连杆喷油孔的相对面。
b.活塞顶上的箭头:指向排气管。
c.活塞顶上的凹槽:按相关位置装配。
d.活塞平顶无记号:任意装配(但不能装错缸)。
②活塞、活塞销及连杆小头的装配将铝制活塞(全浮式)活塞,放入水中加热到75~85℃,取出活塞后迅速擦净销孔,将活塞销推入孔的一端,立即在衬套内涂以少许机油,把连杆伸入活塞内与活塞销对正(注意方向:一般大头上有油匙的一边应朝向工作时的转动方向)。继续用手的腕力将活塞销推入另一销孔(或用木锤敲进)。尤其用木锤往里敲时,活塞销一定要装正,否则对销孔内表面有损伤。装好后继续放入水中加温,当温度达到90℃左右时,再从水中取出,当活塞销处于垂直地面位置时,活塞销在孔中应不能自动下移,如果下移就证明配合松;然后在这附近容易产生裂纹的部位,用眼看或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如发现油渍冒出或成一黑线的地方,就是裂纹之所在。另外应摇动连杆,看活塞销是否在孔中转动,如能转动,证明配合正常。如活塞销在孔中不转动,则证明配合过紧,此时应把销子打出来,适当修刮。
③活塞销与连杆衬套装配检验在常温下,检查活塞销与衬套的配合情况时,可以手扶住活塞,另一手持连杆大头部分摆动,如果活塞销和衬套配合正常,摆动时应有一定的阻力;或用手握住活塞,使连杆大头部分稍向上,虚线位置,若衬套与活塞销配合正常,则连杆能借本身的重量徐徐下降。若配合松时,则下降很快;在修刮时,必须根据接触情况,以左手托连杆或瓦盖,右手将持平,以手腕运动,使由外向内修刮,起刀和落刀要稳,要始终保持的锋利。若配合紧了,则连杆不下降。若配合稍松,可用合适的工具在衬套两边轻轻敲击数下,这样可以使衬套内径稍变小,若紧得不多,则不必用修刮,可将活塞销装进衬套,然后将活塞销夹在虎钳上,来回搬动连杆,使衬套内表面磨得光滑些即可。
④活塞连杆装好后,在活塞销两端装入卡环一定要把卡环装在槽内,并使开口朝向活塞的上边(活塞顶端方向),这是因为活塞销端部受热膨胀的系数大,卡环长期受高温而失去弹力,开口朝上时,卡环端部回缩,不易跑出槽外,同时,开口朝上,还可以保存润卡环有两种(钢丝和钢片)。如卡环为钢片时,其卡环槽深度为0.6~0.7mm;若感觉有阻力不能轻易扳动,但取出铜片后又能以轻微力量即可转动,即表示合适。卡环为钢丝时,槽的深度为钢丝直径的1/2、2/3,卡环装入槽内与槽的四周应接触严密。卡环与活塞销两端的间隙均应不小于0.10mm。保留此间隙的目的在于使活塞销受热后有膨胀的余地。若没有此间隙,活塞销膨胀会使活塞的变形加大,甚至顶出卡环,易造成“拉缸”事故。间隙过小或没有时,可将活塞销磨短少许即可。
⑤检查活塞连杆组的弯扭在连杆校验器上检查整套活塞连杆组是否有弯扭现象(检查时不装活塞环),检查方法:按要求将活塞连杆组装在连杆校验器上,使活塞的底部与槽块的顶部接触,通过左右间隙的测量来确定活塞连杆组的扭曲,不得超过0.10mm;⑧曲轴平衡遭到***,曲轴受到很大的惯性冲击,使曲轴疲劳而裂断。通过测量活塞裙部上下与平块之间的间隙来确定活塞连杆组的弯曲,不得超过0.10mm,若超过规定就要重新对轴承、活塞销孔、连杆衬套、连杆的弯曲与扭曲进行校验。
⑥活塞连杆组的重量规定内燃机的型号不同,要求也不一样,各内燃机说明书均有具体规定,例如,135系列柴油机,新机时,在同一台柴油机中各活塞质量差不得大于5g,在同一台柴油机中各连杆组(包括连杆体、连杆盖、大小头轴承、连杆螦钉)质量差不得大于30g。②将涡轮转子轴和叶轮出口处六角凸台夹在台虎钳上,识别或做好自锁螺母、涡轮转子轴及压气机叶轮相互位置的动平衡标记。一般修理时要求略低一些,例如铸铁活塞直径在150mm左右的,各缸质量差不能超过15g,连杆不能超过30、40g,活塞连杆组不超过60~80g,汽缸直径在100mm左右的铝活塞各缸质量差不超过10g,连杆不能超过25~30g,活塞连杆组不能超过40~50g。

气门组
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气门弹簧、弹簧座及锁紧装置等零件。
在压缩和燃烧过程中,气门必须保证严密的密封,不能出现漏气现象。否则内燃机的功率会下降,严重时内燃机由于压缩终了温度和压力太低,一直不能着火(点火)启动。气门在漏气情况下工作,高温燃气长时间冲刷进气门,使气门过热、烧损。
气门是在高温、高机械负荷及冷却润滑困难的条件下工作的。气门头部还承受气体压力的作用。排气门还要受到高温废气的冲刷,经受废气中硫化物的腐蚀。因此,要求气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高温、耐腐蚀和耐磨损的能力。
气门分为进气门和排气门两种。若两只体与中间壳配合较紧时,可用橡胶或木质槌沿壳体四周轻轻敲打,取下壳体时要细心,不能使壳体在轴线方向上产生倾斜,以免碰上压气机及涡轮叶片的部分或碰毛壳体相应的内侧表面。顶置式气门配气机构有每缸二气门(一个进气门、一个三气门(两个进气门、一个排气门)、四气门(两个进气门、两个排气门)和五气门(三个进气门、两个排气门)之分。二气门多用于中小功率的内燃机;后三者用于强化程度较高的中、大型内燃机,并以四气门结构的居多。
进气门山于工作温度稍低,一般采用普通合金钢;排气门普遍采用耐热合金钢。为了节约成本,有时杆部选用一般合金钢,而头部采用耐热合金钢,然后将两者焊接在一起。
气门锥而是气门与气门座之间的配合面,气门的密封性就是依靠两个表面严密贴合来保证的。配气相位原理上内燃机的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等过程都是在活塞到达上止点和到达下止点时开始或完成。此外,气门接受燃气的加热量的75%要通过锥面传出。从有利于传热的观点出发,气门锥面与气门座接触的宽度应愈宽愈好,但是接触面愈宽,密封的可靠性就愈低,因为工作面上的比压减小,杂物和硬粒不易被碾碎和排走。所以通常要求气门锥面密封环带的宽度在之间即可。
气门顶面上有时还铣出一条较窄的凹槽,主要用于研磨气门时能将工具插入槽中旋转气门。气门和气门座配对进行研磨,研磨后气门即不能互换。
气门锥面的锥角一般为30°或45°。也有少数内燃发动机做成60°或15°锥角的。锥角愈小,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也愈小,气门与气门座之间的相对滑动位移也较小,从而使气门的磨损减轻。因此,有的内燃机进气门锥面的锥角为30°。
排气门由于高温废气不断流过锥面,废气中的碳烟微粒容易沉积附着在锥面上,影响密封性。因此,排气门要求锥面上的比压要高些,以利于积炭的排除。排气门大多采用45°的锥角。为了制造和维修方便,不少内燃机进、排气门锥角均采用45°。
气门座的锥角有时比气门锥角大0.5°~1°,使两者接触面积更小,可以提高工作面的比压,从而提高其密封的可靠性。
气门头部的直径对气流的阻力影响较大。如阻力矩超过输出转矩,则柴油机转速将下降,如不能达到新的稳定工况,则柴油机将停止工作。头部直径愈大,其流通截面也愈大,因而阻力减小。但直径的大小受汽缸顶面的限制。考虑到进气阻力对内燃机性能的影响比排气阻力更大,所以一般都使进气门的直径比排气门稍大。有些内燃机的进、排气门直径相同,以便于制造和维修。但如果两者材料不同,则必须打上标记,以免装错。
气门头部边缘应保持一定的厚度,一般为1、3mm,以防止工作时,由于气门与气门座
之间的冲击而损坏或被高温气体烧蚀。为了改善气门头部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以增强密封性能,有些内燃机在排气门的密封锥面上,堆焊一层特种合金。
凸轮轴的修理
①凸轮轴轴颈的修理凸轮轴轴颈磨损有两种修理方法。对于转速范围变化比较大的柴油机,为了提高其经济性和动力性,希望柴油机的喷油提前角能随转速的变化自动进行调节,使其保持较有利的数值。一种是压入在汽缸体承孔内的图可拆换的凸轮轴承,而且,这种凸轮轴比较普遍,可用磨小轴颈尺寸和配用相应尺寸的凸轮轴承,其修理尺寸一般分为四级:每级缩小(0.25、o.50、0.75、1.00),通常在磨床上进行。另一种是凸轮轴直接在汽缸体承孔内旋转,则修理轴颈时,应用镀铬加粗,然后磨削至标准尺寸或修理尺寸再凸轮的修理鬥轮的表面如有击痕、毛糙及不均匀的磨损时,应用凸轮轴专用磨床进行修整,或根据标准样板予以细致的修理。凸轮高度因磨损减少至一定限度时(它的允许限度决定于凸轮渗碳层的厚度,一般不超过0.50、0.8mm),应在专用的靠模车床或凸轮轴专用磨床上进行光磨。如果磨损过大,可进行合金焊条堆焊(如系采用普通焊条时,焊后需进行渗碳并经热处理),然后按样板进行光磨,***原来的几何形状。在堆焊时为了避免受热变形,可将凸轮轴置于水中,仅将施焊部分露出水面。凸轮顶端具有锥度的,如锥度消失或不符合规定时,应予以修复。
③其他部位的修理 凸轮轴装正时齿轮固定螺母的螺纹如有损伤,应堆焊修复或更换新件。②焊修焊修前,先用气焊火焰在焊补部位加温至350~450℃,再用直径3~4mm的低碳钢电焊条进行电焊焊接。正时齿轮键与键槽需吻合,如有磨损应换新键。机油泵驱动齿轮的轮齿磨损,其齿损超过0.50mm时,应予以堆焊修复。偏心轮表面磨损超过0.50mm时,应予以修复。驱动齿轮及凸轮因磨损过大或有断裂等情况时,则应更换凸轮轴。
燃油箱
燃油箱的功用是储存柴油机工作时所需的柴油。其容量一般可供柴油机连续运转8~10h。燃油箱通常用薄钢板冲压后焊接而成,内表面镀锌或锡,以防腐蚀生锈。
油箱内部通常用隔板将油箱隔成数格,防止设备工作时振动引起油箱内的柴油剧烈晃动而产生泡沫,影响柴油的正常供给。③取出压气机叶轮后,用手托住涡轮叶轮,把附有涡轮转子轴的中间壳从台虎钳上取下置于工作台上。油箱上部有加油口和油箱盖,加油口内装有铜丝网,以防止颗粒较大的杂质带入油箱内。油箱盖上有通气孔,保持油箱内部与大气相通,防止工作过程中油面下降使油箱内出现真空度,使供油不正常。
在油箱下部有出油管和放油开关,出油管口应高出油箱底平面适当高度,以免箱底沉积的杂质由出油口进人供油系统。气门传动组(气门与挺柱或气门与摇臂之间)在常温下装配时必须留有适当的间隙,以补偿气门及各传动零件的热膨胀,此间隙称为气门的冷间隙。油箱底部低处还应设置放油螺塞,以便清洗油箱时能将油箱底部的沉积物和水分清除干净。在燃油箱上还应设置油尺或油面指示装置,使工作人员能随时观察到燃油箱内存油量的多少,以便及时向燃油箱内添加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