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温季节是泥鳅易发病的高峰期,其原因:一是高温期由于水温都会保持很高,泥鳅易产生应激反应,体质下降、自身免li力和抗病能力也随之降低,从而给致病菌以可乘之机;二是高温期致病菌大量繁殖,泥鳅体内的致病菌大量积累,毒力增加,易体质较差的泥鳅;三是泥鳅的养殖密度比常规鱼大,养殖密度越大对氧气的需求量越大,也就是对水质的要求很高,水质恶化易引发泥鳅病害,如果控制不当很易造成全池泥鳅的,后果十分严重;四是高温期天气变化大.
经常会伴有雷雨天气,暴雨产生的应激因子,一方面会导致藻类大量,水体的耗氧物增加,容氧急剧下降,水体的容氧源头被***,水质立即全mian恶化。另一方面,暴雨过后的降温导致分层的上下层水对流,池底的耗氧物被带到上层大量消耗水体容氧,水中的亚盐、氨氮偏高,水质恶化更加严重,对泥鳅的刺激也就更大;五是经过长时间的配合饲料的投喂,泥鳅体内器guan负荷增大,养殖环境突然发生变化,易发生应激病变,造成泥鳅肝胆颜色异常,肿大、大面积出血、与周围体壁粘连等。进排水口的设置进排水口均设置拦鱼网或拦鱼栅,设在稻田的斜对角,以减少进水时田面产生死角。
泥鳅几种常见病预防方法。(1)水霉病:发病时水温较低,而且多在鱼体受伤后,体表为可见的灰白色棉絮状绒毛。此病后可用3%~4%的食yan水浸洗病鱼5~7分钟左右,
然后用0.3mg/L的二xiu海因仝池泼洒。(2)打印病:病灶hong肿,病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主要在鱼体后半部。可用1mg/L的漂白fen全池泼洒,隔天一次。或用0.3mg/L的二xiu海因。
腐鳍病:病鱼的鳍、腹部皮肤及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烂掉。1、泥鳅孵化池***hao是大于20㎡的水泥池,孵化出苗三天后,不急于分塘培育,采取原池培育壮苗下塘,期间投喂适量的蛋黄,培育一周后鳅苗长到1cm左右,体质增强,躲避敌害的能力增强,再分塘。可全池泼洒二氯异qing尿酸钠,使池水成0.3mg/L~0.5mg/L。(4)车轮虫病:病鱼体色发黑,体表、鳃粘液增多,在头部、体表、鳍等虫体密集的部位产生一层白翳。可用***铜与***ya铁合剂(5∶2)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7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