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宝安西乡运鑫五金经营部***经销各种切割机床
多次切割工艺参数设置
◆ 初次切割任务是高速稳定切割
⑴脉冲参数:选用高峰值电流,较长脉宽的规准进行大电流切割,以获得较高的切割速度。
⑵电极丝中心轨迹的补偿量小:
f = 1/2φ d δ △ S 式中,f 为补偿量(mm);δ 为初次切割时的放电间隙(mm);φ d 为 电极丝直径(mm);△为留给第二次切割的加工余量(mm); S 为精修余量(mm)。 在高峰值 电流粗规准切割时,单边放电间隙大约为 0.02mm;精修余量甚微,一般只有 0.003mm。而 加工余量△则取决于初次切割后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及机床精度,大约在 0.03~0.04mm 范 围内。然后,开启工作液泵和高频电源,依靠钼丝自身的颤动,***放电,继续加工。这样,初次切割的补偿量应在 0.05~0.06mm 之间,选大了会影响第二次切割的速 度,选小了又难于消除初次切割的痕迹。
⑶走丝方式:采用高速走丝,走丝速度为 8~12m/s,达到好的加工效率。
⑴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切割后无法进行手工研磨的工件;在实际生产加工中,由于工件毛坯内部的残留应力变形及放电产生的热应力变形,故应首先加工好穿丝孔进行封闭式切割,尽可能避免开放式切割而发生变形。 ⑵窄缝小于电极丝直径加放电间隙的工件, 或图形内拐角处不允许带有电极死板井架放电间 隙所形成的圆角的工件; ⑶非导电材料; ⑷厚度超过丝架跨距的零件; ⑸加工长度超过 x,y 拖板的有效行程长度,且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
在符合线切割加工工艺的条件下,应着重在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工件厚度、工件材料、 尺寸大小、配合间隙和冲制件厚度等方面仔细考虑。
一般 可在 0.1—0.5 ㎜范围内选用。普通线切割机床都只支持但坐标系加工,即系统控制加工界面只有一个坐标系,而加工的图形轨迹就在这个坐标系上,那么加工中如何确认系统控制界面坐标方向与机械坐标方向一致呢。对于冲件材料较薄、模具配合间隙较小、冲件又不允许加大的 过渡圆,为了得到良好的凸凹模配合间隙,一般在图形拐角处也要加一个过渡圆。因为电极 丝加工轨迹会在内拐角处自然加工出半径等于电极丝半径加单面放电间隙的过渡圆。
2. 计算和编写加工程序
编程时,要根据配料的情况,选择一个合理的装夹位置,同时确定一个合理的起割点和切割 路线。起割点应取在图形的拐角处,或在容易将凸尖修去的部位。切割路线主要以防止或减 少模具变形为原则,一般应考虑使靠近装夹着一边的图形后切割为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