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漂
浮漂是钓者的耳目。不同鱼种咬钩,浮漂就有不同的动态反应,从而为钓者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了信息。同时,借漂的浮力,可探明水深、水底地貌概况,又是选择钓位的助手。
目前市面上的浮漂主要可以归为四大类:立式浮漂,卧式浮漂,球形浮漂,线浮漂。每种浮漂都有它的特点,钓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视力强弱、渔竿长度、钓法选择合适的浮漂。
(1)立式浮漂
这是数量的一类浮漂,形状,如辣椒形、纺锤形、棒形、伞形、陀螺形等。它反应灵敏,为众多钓者喜用。
(2)卧式浮漂
多为椭圆形,不怕风浪,使用时横卧于水面。当鱼吞饵时,它即斜立或直立起来,多用于风大浪高的场合。
(3)球形浮漂
这种浮漂浮力大,有圆形和枣形两种,常用于浮钓中上层水域的鱼类,海竿浮钓多用这种浮漂。
又叫多体漂、七星漂、漂等。多用禽类的翅膀羽毛制成,也可用圆形、椭圆形、塑料球串连而成。它灵敏度高于立式浮漂,在水底情况较复杂时深用线浮漂可减少调漂的麻烦。
***技巧
投放诱饵:需依椐不目同水域、水情投放。1.初学者选取,浅水或明水在几处作窝。并牢记位置。2.若水域底部平坦注意、躲开凸起坡坎乱石、水草处。
如何观漂:观漂是观察鱼吃食状态,和准确提杆的指北针。1.点漂 ,青鱼、草鱼、鲤鱼咬钩,漂上下反复动。慢慢下沉又上浮,漂移动幅度大,下沉时有沉重感。2.送漂,鲫鱼大都出现此漂。开始咬钩时、头朝下尾朝上,品尝。漂、 出现小幅上下移动,吞食 后头朝上尾朝下,将漂托起。3.拖漂,鲶鱼、黑鱼凶猛鱼类,吞食后拖着就跑。漂出现是先向下栽,后急剧下沉。4.浮漂,鱼钩入水后漂仍浮在水面,或下沉后微向下一沉,又立即浮出水面、这是***鱼和小杂鱼 在活动。
准确提杆:提杆时机相当重要。过早鱼没把钩吞下,过晚又被吐出。1.要准确选定提杆时机、首先要对漂动作看清认准。新钓手提杆宁多勿少,但不可过于频繁。2.要稳,要沉住气尤其新钓手,不可看漂稍动急于提杆、鱼还未吞入即跑掉。3.提杆时尽量使用右手、杆尾露出手腕约30小厘米。同时不要渥得太紧,用手腕向上一抖、再向上提杆。注意不要用力太猛、而造成脱钩、断线、折杆。4.提杆时要顺着鱼的拖漂方向提,或斜向提、不可向后提,导致和鱼拨河现象发生。5.钓到较大鱼更要沉着,鱼会拼死挣扎。首先决不可松线,先顺着鱼逃方向,不断改变鱼杆的溜鱼方向,尽量逐渐消耗其冲击力。6.提杆要快、不要等被钩鱼反映过来,不然手一软、鱼逃向深水或水底障碍物、和草中。而增加麻烦。
变换钓位:垂钓时选好钓位,要有耐心。但鱼的觅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早晚、风向、雨天、温度等变化。不能守株待兔、鱼情不好就应及时选择新钓位。要灵活处理垂钓中的问题。
渔具基本常识
鱼的生理特征
鱼的眼镜是圆形的水晶体,在水下能看10-20米的距离,生活在水中、上层的鱼,比生活在底层的鱼视力稍好些。鱼虽然在水中生活,但通过光线的折射也能看到近岸的物体。既然鱼的视觉有限,垂钓时钓饵要选用红、黄、粉、白四种颜色,因为醒目易被鱼发现,不宜用灰暗色泽的。

鱼 的听觉是内耳和身体两侧的侧线它不仅能分辨不同频率或振幅的声音,也能准确判断声源的方位,对1000-2000赫兹内的低频声音感觉十分灵敏。据此,钓 鱼人垂钓时不要在岸上来回走动,也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要在机械作业附近和大路边垂钓,要找鱼不受惊扰的肃静处。鱼也有鼻孔,它的作用不是用来呼吸,而 是闻味也就是它的嗅觉。鱼的嗅觉灵敏,其灵敏度为人的500倍。它寻找食物主要靠嗅觉,然后再靠视觉接近食物。比如把酸臭的钓饵投到水的中、上 层,很快就会把鲢鳙聚来。鱼的呼吸是头部两侧的鳃,鱼在水中游动借助鳃片、小鳃片和鳃丝完全张开来吸取水中的氧气。鱼的心脏只有一房一室,鱼属体温不恒定的脊椎动物。
刮风天***的技巧 影响垂钓的因素很多,风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风对鱼儿的活动与摄食产生了重大影响。

风对垂钓的影响
风吹波浪起,扩大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提高了水中的溶氧量。上层水溶氧量高顺风流,下层水溶氧量低逆风流,从而形成对流,对流加快了氧气的溶解。
春秋和初夏,刮二三级风或下着毛毛细雨,水面微波荡漾,水中氧气充足,鱼儿自然显得格外活跃,四处游弋觅食,上钩率就高。
在夏季(尤其是盛夏)气温很高,如再遇上雨前的闷热天气,气压低,水中缺氧鱼儿游到水面张着嘴从空气中直接吸氧,或是躲在深水区或阴凉处避暑,此时,鱼儿就不大咬钩了。如果刮起了三四级西北风,天气就会变得凉爽些,水温下降和水中溶氧量的增加,就会促使鱼儿由迟滞变为活跃,并积极觅食充饥。
不论什么季节,一旦刮起了五级以上的大风,鱼儿都会惊慌失措,游到深水处躲藏起来,自然就顾不上摄食了;如在隆冬寒流袭来时,刮起了刺骨寒风,鱼儿即进入半冬眠和冬眠状态,自然就不会咬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