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是团膳的一部分,但并不意味着团膳等同于食堂,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其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团膳服务有的不提供用餐场所,而食堂一般有固定的用餐场所。根据这一点,写字楼的外卖可以作为团膳服务,但不能作为食堂业务。虽然有的小型食堂提供外卖服务,但不是食堂业的主流。
2、有的团膳服务是临时性的,而食堂的服务是长期而且稳定的。每年******举办***,参与的演职人员达数千人,提供工作餐属于团膳服务,但是这种服务是临时性的,而食堂用餐人员几个月甚至几年基本上是固定的人群。
中国膳食平衡理论***初反映在中国传统的膳食结构之中。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即对中国人的膳食结构进行了总结。《黄帝内经·素问》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藏,病随五味所宜也。”显然,这段话是从中国医1药学的角度来论述怎样通过饮食疗疾zhi病的。然而,人们也非常清楚,中国是医食同源的,如从中国饮食文化的角度看,这“养、助、益、充”说,就是指膳食结构,就是中国传统的***理论。
“养、助、益、充”说在国内有不同认识,也确有其不足之处,但从食物整体结构膳食平衡来讲,它把握住了综合调剂的根本之道。有意思的是,号称讲究营养的美国,近来也对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据1990年5月《参考消息》报道,美国《健康》杂志曾以“世界上1***益健康饮食”为题指出:“美国人是可以向中国人学点什么的,特别是饮食。***近完成的一项历时六年的研究(指美国康奈尔大学营***化学***柯林·康培尔等人20世纪80年代对中国饮食所作的调查)表明,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人的饮食***益于健康。”这里所谓“中国人的饮食”即是指中***物结构的整体平衡。
餐饮业是我国较早放的行业。国际知名餐饮企业的不断涌进,对我国餐饮业餐饮的经营理念、服务质量标准、文化氛围、饮食结构、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等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预见,未来我国餐饮行业竞争局面激烈仍将维持。国内餐饮产业由于走出国门、跨国经营的企业还不多,中餐在海外发展的主要顾客群还是华人华侨,中餐也是当今世界华人经济的支柱行业之一。但由于中餐要求品种多,烹制工艺各异,季节变换对饮食产生不同要求,故中餐无fa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标准化、工厂化,所以其“走出去”之路就显得步履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