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因特点:
据《清异录》载:五代后晋时始有人玩赏,到唐朝开始特别盛行。唐代身居相位之尊的牛僧孺就是一个酷爱收藏太湖石的人。所谓选石,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叠山所用石头种类的选择,二是相石的过程。他在府第归仁里和南郭的别墅收藏太湖石极富白居易称他“休息之时,与石为伍”,甚至到了“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石,爱之如儿孙”的地步,可见其爱石之深。白居易曾写有《太湖石记》专门描述太湖石,《云林石谱》中也专门有记载,而发生在北宋末期的“花石纲”指的就是太湖石,从而引起了农民起义。

峰石同时也是园主确证自我,张扬个性,展示其精神世界与审美的集中体现,因此它常被特置于主要的观赏位置,作为观赏主景而加以应用,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
传统的特置峰石常安置在整体的基座上,或整块的自然山石基座上,这种自然的山石基座称之为“磐”。其在工程结构方面的要求是稳定和耐久,而其稳定、耐久的关健则是要掌握峰石的中心线
,使其垂直向下而不偏离线,使峰石保持平衡。
太湖石摆件摆放技巧
1、型理上型为主纹理次之
对于既有造型又有纹理的石头,型为主纹理次之。因为型远近皆能欣赏,纹理只能近赏。
2、石头与石头摆放间距
其的摆放间距是石头正面面积的六成左右,为两石的空距。这种摆放疏密较适当。
3、不同颜色石头的摆放
尽量避免同一颜色的奇石扎堆,相互搭配开,正体便显得协调了。
4、石头根据主人个性摆放
这是突出收藏者个性为主题。身边的石头,能体现人与石的交融,人石合一。如,性格刚烈的人,可在桌几上摆件尖峰交错的石头盆景,或是一只造型石虎。性格温顺的人,桌几上可摆件造型石免或熊猫。性情高雅的人,可在桌几上摆放一方有梅或兰的纹理石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