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田污水特点油田废水处理信息油田废水处理信息
因为水中残留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复杂,给油田污水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尽管国内各油田水质各异,但总体看来具有以下特点:
矿化度高,加速了腐蚀速度,同时也给污水生化处理造成困难;
含油量高,远大于各种出路所要求的水质标准;
含大量微生物,细1菌大量繁殖不仅腐蚀管线而且还造成地层严重堵塞;
含有大量生垢离子,采出水中含有SO42-、 CO3- 、Ca2 、Mg2 、 Ba2 等易成垢离子;
悬浮物(注聚区聚合物)含量高、颗粒细小、容易造成地层堵塞。油田废水处理信息油田废水处理信息
污水配注聚合物处理方法研究油田废水处理信息油田废水处理信息
目前国内大多采用的是清水配制聚合物母液、污水稀释混配的注入方式。由于污水矿化度高,含有溶解氧,且菌和悬浮物含量高,因此其结垢腐蚀严重,对水质净化和水质稳定技术要求高、难度大。使用水质没有完全达标的污水稀释聚合物溶液,溶液黏度损失较大,且稳定性较差,严重地影响了聚合物驱的效果和效益。采油污水配制聚合物处理方法研究是将来研究工作的***。油田废水处理信息油田废水处理信息
油田化学杀菌技术油田废水处理信息油田废水处理信息
无论是紫外线杀菌技术还是变频杀菌,都仅满足于污水站内杀菌要求,不能达到污水处理直至注水井口的杀菌目的。因此,还需要采用化学杀菌技术进行弥补。化学杀菌技术随着加药量的增加,污水中药剂有残留,不但对加药点处的细1菌可进行治理,还能保证管线在输送过程中的杀菌作用,实现污水杀菌的全过程治理。
1、常规杀菌剂HLX―102
在污水处理站进行常规杀菌剂处理效果的现场试验。注水站为树状管网流程,不与其他注水站相混合,而注水站的污水来源于深度污水站,因此可以通过井口处水质状况直观反映出杀菌剂的杀菌效果。为了全1面、直观地检测杀菌剂的杀菌效果,对注水站所辖的配水间、注水井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到管线长度、管线使用年限等因素,选取了水井作为取样井。此单井管线长度为500~3000m,单井管线使用年限在4~11年之间。试验期间,杀菌剂的添加浓度为30mg/L,连续8天对所选取的井口进行取样分析。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加药浓度为30 mg/L时,出站水质满足杀菌要求,但只有3口井水质达标,且波动较大,井的井口达标率为30.4%。综上所述,常规杀菌剂HLX―102在添加浓度为30mg/L的情况下,也不能保证井口处水质完全达标,且存在着长时间使用同一种杀菌剂导致细1菌抗药性增强的问题。
2、 二氧化氯杀菌剂
为了验证二氧化氯杀菌剂的杀菌效果,在深度污水站进行了现场试验。按7种药剂浓度进行添加,加药点在总来水汇管处,通过检测加药点前后水质情况确定二氧化氯杀菌剂的添加浓度。从化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投加二氧化氯药剂浓度为30mg/L的情况下,杀菌率在98%以上,满足污水出站处理要求。为了考察井口处杀菌效果,同样以添加常规杀菌剂所选取的单井为分析点,二氧化氯的添加浓度为30mg/L,加药点设置在滤后水汇管处,连续6天对井进行跟踪化验。从化验数据可以看出,二氧化氯杀菌技术对***盐还原菌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单井满足井口达标要求,井口达标率为81%。井口处细1菌含量超标,从化验数据可以看出,该井无论是添加常规杀菌剂还是二氧化氯杀菌剂均不能满足指标要求。经分析认为,由于该井距离污水站管线较长,污水在输送过程中受到二次污染,杀菌剂的余量不足以杀灭新滋生的细1菌。由于二氧化氯具有氧化性,对管道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因此对其腐蚀性开展挂片试验,分析腐蚀速率。腐蚀挂片设置点分别是一次过滤罐滤前水汇管、二次过滤罐滤后水汇管,3个月后取出挂片对其称重,并计算挂片的腐蚀速率。通过计算,挂片平均腐蚀率为0.073 mm/a,在lt;0.076mm/a标准范围内。因加药点处二氧化氯浓度较高,加药点处采用玻璃钢管材,可避免因加药浓度过大造成管道腐蚀问题。油田废水处理信息油田废水处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