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将矿体划分为盘区,尾沙胶结充填站,盘区内划分矿段,以矿段为回采单元。
实施矿环境再造。充填站的胶结充填法:以碎石、河沙、尾砂、戈壁集料为骨料,与水泥等胶凝材料拌合成膏体或浆体用管道泵送,充填站建设,或重力自流的方法,输送到填充区。在矿段中的顶柱部位,尾沙浆充填站,用传统的下向分层胶结充填法的回采L岂分别回采1-2个分层,然后用高标号的混凝土充填形***工顶柱;在底柱部位,用浅孔落矿法回采一定高度后,用混凝土浇筑具有出矿系统的人工底柱。由于上、F盘围岩不稳固,要沿矿体走向形成切割槽,并胶结充填,构***工问柱(或通过注浆等方式形成稳固的矿石间柱)。在回矿段的周围终形成一个相对稳固的受限空间.即完成“矿环境再造”。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山企业,首先应研究绿色矿山建设问题,而矿山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是矿工艺问题,充填站,研究采用适宜的矿工艺方法是矿山工作者重要的技术工作。[2]风力充填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将充填材料沿充填管路输送到采空区进行充填,也称压气充填。在分析了各种矿工艺方法以后,认为充填工艺是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的好工艺方法,锰矿充填站,尤其是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矿山,优势更加突出,铁矿充填站,因此应大力推广采用充填工艺方法在矿山的应用。
我国50年代广泛应用掘进废石或露天采场剥离废石为充填料进行干式充填;60~70年代,发展应用山砂、河砂、戈壁集料等作为混凝土胶结充填料的骨料或以河砂、脱泥尾砂等细砂为充填料或充填骨料,以两相流管道输送方式进行水砂非胶结充填或胶结充填;80年代以后,由于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碎石全尾砂膏体泵送充填、块石胶结充填和高水速凝全尾砂胶结充填的试验成功,全尾砂、抛尾废石等已成为发展应用前景的充填料骨料。胶结充填是将胶凝材料(一般为水泥)、骨料、水混合形成浓度较高的浆体,充填站,通过管道,铜矿充填站,自流或加压输送到待充填地点进行充填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