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个误区,很多家长认为进行了这个“体适能训练”,就需要看到运动成果。这种功利的想法,不只是运动类项目,在其它几乎所有的教育类项目中,都很常见。
家长希望孩子在一节课里就学会前滚翻(虽然单就前滚翻这个动作而言,***后几乎很难用上),如果是***的“体适能训练”,这个目标无法达到,因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要求,“对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孩子的认知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机械性的训练、模仿,强制性的要求,适得其反,会影响孩子未来对动作的感觉、对动作的创造性。美国春田学院体育与健康系终身教及博士生导师刘展:首先,儿童身体运动功能和体适能的课程设计及教学,需要考虑儿童全脑的发展规律,围绕学习动作和运动技能来进行,合理安排频数、量和强度,并注重与运动技能表现提升相结合。
所以,我们可以保证孩子们在坚持一个阶段的训练后(通常会持续几个月时间),可以掌握这一阶段目标中所涵盖的所有动作,但要压缩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我们不能,更不愿意去做这个保证。
如何获客?推、赛事、与园所合作***几何?
高获客成本是现阶段儿童体适能行业发展面临的另一大痛点,采用哪种营销方式获客效果好?针对个体间的差异,孩子自己也是很敏锐的,发现自己与他人,或者他人与自己的差距,是提升内在驱动和自信的重要手段。哪种营销方式获客成本低?是行业热议话题。目前,各家体适能机构的营销方式从大方向上可分为线上营销和线下营销两种,线上营销方式有微信传播、APP传播、网站传播等,线下营销包括传统地、举办赛事、与园所合作等方式,那么一家机构具体应该如何开展营销工作?
更多的数据惨不忍睹:
近日,***卫健委在举行例行发布会时表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是9.6%,肥胖率6.4%,二者相加达到16%。
在不满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有1/3的孩子至少出现了一种血管***因素。
新华网报道:2018年,我国发布首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报告指出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和65.3%。
教部《体质调研》的调查数据显示,近三十年来,我国12岁以下的儿童在身高、体重方面取得明显增长,但体质下降趋势明显,并且力量、速度、爆发力及耐力等各项运动素质持续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