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器钢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大批量探伤不合格,对探伤不合格区域进行取样,通过采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等手段进行检测,对探伤不合格钢板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发现夹杂物、中心裂纹等缺陷是造成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分析认为,钢坯原始裂纹导致容器钢板中存在轧后裂纹,钢水精炼过程中的钙铝酸盐夹杂物上浮不充分,造成容器钢板中存在大尺寸夹杂物。提出了提高钢水纯净度及钢坯内部质量等改进措施。改进后容器钢板探伤合格率提高了12%,效果较好。
由于应用环境比较恶劣,需要对温度、压力等都有很大的耐受能力,生产过程中对容器钢板的***、性能要求都非常高,对探伤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探伤等级为一级探伤。
容器钢板正火工艺的介绍
正火主要用于钢铁工件。一般钢铁正火与退火相似,但冷却速度稍大,***较细。有些临界冷却速度(见淬火)很小的钢,在空气中冷却就可以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这种处理不属于正火性质,而称为空冷淬火。与此相反,一些用临界冷却速度较大的钢制作的大截面工件,即使在水中淬火也不能得到马氏体,淬火的效果接近正火。
钢正火后的硬度比退火高。正火时不必像退火那样使工件随炉冷却,占用炉子时间短,生产,所以在生产中一般尽可能用正火代替退火。对于含碳量低于0.25%的低碳钢,正火后达到的硬度适中,比退火更便于切削加工,一般均采用正火为切削加工作准备。对含碳量为0.25~0.5%的中碳钢,正火后也可以满足切削加工的要求。
对于用这类钢制作的轻载荷零件,正火还可以作为热处理。高碳工具钢和轴承钢正火是为了消除***中的网状碳化物,为球化退火作***准备。
提高容器钢板的冶炼工艺水平
提高钢水纯净度:
在现有条件下,提高钢水纯净度,有两个关键的地方,首先是炉前冶炼操作的强化控制,即采用优化设计的氧枪喷头及音频控制造渣技术,加上炼钢工的经验辅助,在确保脱S、P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钢中含氧量;出钢过程采用挡渣球 挡渣帽双挡渣工艺,减少转炉渣进入钢包,同时加入具有脱S作用的钢包覆盖剂和钢水净化剂。另外,在炉后精炼工序采用底吹强制搅拌措施与喂线工艺结合确保钢水中的夹杂物上浮,加强钢包中渣钢界面的反应,进一步脱除S、P,降低钢中氧含量并改善夹杂物的形态,提高钢水纯净度。
调整钢的内控成分:
根据***标准规定,在冶炼20g(Ti)钢时,制定了内控成分,首先碳在不变(0.12%~0.20%)的情况下,提高了锰的下限成分,由此使钢的强度等性能指标在充分保证的前提下,韧性有所提高,同时由于纯净度提高,使冷弯性能大大改善,也使钢板的焊接性能得到保证。通过增加Ti含量,改变了N在钢中的形态,形成了TiN化合物,提高了钢的时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