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的发展
早期的无损检测称为无损探伤(NDI),它的作用是在不损坏产品的前提下发现人眼无法看到的缺陷,以满足工程设计中的强度要求。第二阶段称为无损检测(NDT),这个阶段始于70年代,它不但检测终产品,而且要测量各种工艺参数,制成工件后还需知道它的***结构、晶粒大小和残余应力等。第三阶段称为无损评价(NDE),尤其对航空、航天、核1电、能源、交通、石油和化工等方面的机械产品,在加强检测同时注重产品质量的评价,确保每一件产品都是合格的。在工业发达***已从一般无损评价发展到自动无损评价,采用计算机来进行检测和评价,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钢轨探伤车。
2级持证人员应具有按照已制定的工艺规程执行NDT的能力:
1)可选择检测方法
2)编制NDT作业指导书
3)调整和校验检测设备
4)按照适用的规范、标准、技术条件或工艺规程解释和评价检测结果 5)编制NDT检测报告
5)实施和监督指导2级或1级的检测工作。
3级持证人员为资格等级较高,应具备执行和指挥NDT操作的能力,在其证书所明确的能力范围内:
1)制定和验证NDT作业指导书与工艺规程,审核其在编辑和技术上没有差,
2)解释规范、标准、技术条件和工艺规程,
3)实施和监督指导各个等级人员的检测工作,
4)确定所采用的特定检测方法、工艺规程和NDT作业指导书。

钻芯法无损检测
钻芯法就是利用钻芯机及配套机具,在混凝土结构构件上钻取芯样,通过芯样抗压强度直接推定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的方法。钻芯法无须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或测强曲线,具有直观、准确,代表性强,可同时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等优点,在工程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钻芯法除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外,还可以通过芯样检测混凝土结构或结构的裂缝深度、受火或受冻混凝土的损伤深度等内部缺陷。

射线探伤检测技术
射线探伤检测技术是射线在通过被检测物体时的强度衰减,来检测出结构的缺陷。常用的射线是x射线和γ射线。该方法的具体点来讲就是射线在穿过被检物体后,受到不同程度的衰减,被投射到x或γ射线的胶片上,通过显影技术,得到物体厚度的变化和内部缺陷情况的图像,然后就可以根据图像上的缺陷尺寸大小、形状以及数量,对结果进行评价。
射线探伤检测技术随着电子成像技术的发展,在钢结构质量检测中的应用优势非常明显。通过成像技术,能够直截了当的反映出钢结构材料、焊缝缺陷的物理性质,形状、大小、数量,还可以直接获得记录,供日后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