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固化好的组件装上接线盒。
接线盒安装:
将接线盒粘接于产品图纸设计位置,引线从四个矩形孔引出,要求硅胶在接线盒四周适当溢出。
焊接引出线:组件引出线端与接线盒内焊接端应平整接触、不弯折,用电烙铁将引出线端与焊接端焊接牢固,焊接时间不超过 5sec 。电极焊点表面应平滑、浸润良好。
接线盒灌封:用容积大于 300ml 的容器,按比例取硅橡胶和固化剂(硅橡胶( 938 ):固化剂 =100 : 2 ( 25 ℃以上);光伏组件是由多个太阳能电池组合而成,根据实际的功率需求,电压等级由光伏电池串联实现,电流输出由光伏电池并联实现,光伏阵列是根据电站规模的大小有若干个光伏组件构成。硅橡胶( 938 ):固化剂 =100 : 3 ( 5 ℃ ~25 ℃);硅橡胶( 938 ):固化剂 =100 : 4 ( -5 ℃ ~5 ℃); OEM 灌封树脂:固化剂 =100 : 10 ),先后倒入容器中搅拌至 均匀, 在 15 分钟内尽快把搅拌好的胶倒入接线盒内,胶的高度以浸没盒内金属件和焊点为准。
用 6 小时要充满 12V45 安的蓄电池要多少瓦的太阳能电池板?
12V45 安的蓄电池为 648 瓦时 ( ? ) 6 小时要充满的话太阳能电池板理论上只要108 瓦,但实际因为日照强度、温度、光伏控制器效率、整体效率等因素影响108 瓦的电池板6 小时是冲不满12V45 安蓄电池的,将整体效率按0.8 计算,你需要选择135 瓦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固化前)2组件内部无碎片、裂片、并片,其中裂片可通过简易灯箱照射表面来检查。
铅酸蓄电池的充电电流是 1/10 电池容量电流,4.5A 过大的充电电流将加快电池极板硫化,影响电池寿命。
简单计算方法:
电池: 12V×45A=540WH
太阳能板功率 =540/6/0.8( 损耗 )=112.5W
太阳能电池的 I-V 特性
基本上,太阳能电池包括一个 p-n 接点,光能(光子)在此使得电子和空穴重新组合,从而产生电流。由于 p-n 接点的特性类似于二极管,因此我们通常将图
电流源 IPH 生成的电流与太阳能电池接收的光照量成正比。在不接负载时,几乎所有生成的电流都流经二极管 D ,其正向电压决定着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 (VOC) 。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流程封装是太阳能发电电池制造中的关键因素,沒有优良的封装加工工艺,多好的电池也制造不出好的太阳能电池板。 VOC 因不同类型太阳能电池的具体特性而有所差异。但对大多数硅电池来说, VOC 值都在 0.5V ~ 0.6V 之间,这也是 p-n 接点二极管的正常正向电压范围。
并行电阻 (RP) 表示实际电池发生的较小漏电流,而 Rs 则表示连接损耗。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加,太阳能电池生成的电流会有更多一部分偏离二极管而进入负载。对大多数负载电流值来说,这对输出电压仅产生很小的影响。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随着二极管的 I-V 特性不同而略有变化,且串联电阻 (RS) 也会造成较小的压降,但输出电压基本保持为常量。不过,在某一时刻,通过内部二极管的电流会非常小,导致偏置不足,这样二极管上的电压会随负载电流的上升而快速下降。在不接负载时,几乎所有生成的电流都流经二极管D,其正向电压决定着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VOC)。后,当所有生成的电流都流经负载而不通过二极管时,输出电压为零。这种电流称作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 (ISC) ,它与 VOC 都是决定电池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因此,我们将太阳能电池视为 “ 电流有限的 ” 电源。当输出电流增加时,输出电压会下降,后降为零,这时负载电流为短路电流。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非晶硅太阳电池是 1976 年出现的新型薄膜式太阳电池,它与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制作方法完全不同,工艺过程大大简化,硅材料消耗很少,电耗更低,它的主要优点是在弱光条件也能发电。电池组件中的单体电池片可以看成是一个具有类似二极管的P-N结结构,具有反向雪崩击穿现象,根据基尔霍夫电流与电压定律,当被遮挡的单体电池所能产生的电流小于电路的电流时,该单体电池带负压,成为负载。但非晶硅太阳电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光电转换效率偏低,水平为 10% 左右,且不够稳定,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转换效率衰减。
多元化合物太阳电池
多元化合物太阳电池指不是用单一元素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太阳电池。各国研究的品种繁多,大多数尚未工业化生产,主要有以下几种: a) 太阳能电池 b) 太阳能电池 c) 铜铟硒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性能优良太阳光吸收材料,具有梯度能带间隙(导带与价带之间的能级差)多元的半导体材料,可以扩大太阳能吸收光谱范围,进而提高光电转化效率。每天要用12V27AH的电量,而蓄电池每天保持在30%以内的放电量。以它为基础可以设计出光电转换效率比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明显提高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可以达到的光电转化率为 18% ,而且,此类薄膜太阳能电池到目前为止,未发现有光辐射引致性能效应( SWE ),其光电转化效率比商用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提高约 50~75% ,在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属于世界的水平的光电转化效率。